成语拼音:fěi shí bēi gōng
成语解释:菲:微薄;卑:低。饮食菲薄,宫室简陋。指不讲究享受,励精图治
成语出处:《梁书·王僧辩传》:“高祖菲食卑宫,春秋九十,屈志凝威,愤终贼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讲究享受
繁体字形:菲食卑宫
英文翻译:Philippine Food Palace
菲:[fēi]1.形容花草美、香味浓:芳菲。2.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14H10。无色晶体,有荧光,是蒽的同分异构体。用来制染料、药品等。[英phenanthrene][fěi]1.古书上指萝卜一类的菜。2.菲薄(多用作谦辞):菲礼。菲酌。菲材。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卑:1.(位置)低:地势卑湿。2.(地位)低下:卑贱。自卑。卑不足道。3.(品质)低劣:卑鄙。卑劣。4.谦恭:卑辞。卑恭。
宫:1.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宫殿。行宫。故宫。东宫。2.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天宫。龙宫。月宫。蟾宫。3.庙宇的名称:碧霞宫。雍和宫。4.群众文化活动或娱乐用的房屋的名称:少年宫。民族宫。劳动人民文化宫。5.指子宫:宫颈。刮宫。宫外孕。6.姓。7.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1”。见〖五音〗。
“菲食卑宫”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生僻,但拆开来看就很有意思。“菲食”指粗糙的饭菜,“卑宫”是低矮的房屋,合起来形容生活简朴到极致。比如某位村支书把办公室设在漏雨的旧仓库,自己顿顿啃馒头咸菜,村民说他“菲食卑宫搞建设,省下钱来修公路”,这就是典型用法。
有人要问:现在谁还住破房子吃粗粮?这成语过时了吧?其实成语的价值不在复制古人的生活,而在传递精神内核。就像现代创业者住共享办公室、吃便利店盒饭,表面看和“菲食卑宫”形式不同,但内核都是把资源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我曾在山区见过支教老师的故事特别有说服力。他们住在墙体开裂的校舍里,用煤油炉煮土豆当晚餐,省下的工资全给学生买书本。这种主动选择的清贫,和古代贤臣“食不求精,居不求安”的状态异曲同工。可见“菲食卑宫”不是要人受罪,而是展现目标优先的价值排序。
另一个常见困惑:节俭和吝啬怎么区分?关键看资源流向。北宋范仲淹自己穿补丁官服,却创办义庄供养贫寒学子;某企业主开十年旧车,但员工年终奖发六个月工资。这种“对自己抠门,对他人大方”的案例,正是“菲食卑宫”的正面示范。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在当代演化出新的理解维度。比如年轻人流行的“断舍离”生活,表面看是物质极简,实则追求精神丰盈——衣柜里只有七件衣服,省下的空间放满书籍和乐器。这种主动选择的朴素,反而让人更接近“菲食卑宫”提倡的专注本质。
在物质过剩的时代,“菲食卑宫”更像面镜子,照见我们是否被消费主义裹挟。它不主张人人都要过苦行僧生活,而是提醒:当我们在追逐更大的房子、更贵的包包时,有没有忘记最初为什么出发?或许精简物欲的过程,正是腾出心力浇灌理想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