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ò
  • jùn
  • gōng
  • chē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ò jùn gōng chē

成语解释: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的人。“获隽公车”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一○三回:“学生自蒙慨赠到都,托庇获隽公车。受任贵乡,始知老先生超悟尘凡,飘举仙境。”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考试得中

繁体字形:獲隽公車

英文翻译:Get a bus

获隽公车的意思

获:1.捉住;擒住:捕获。俘获。2.得到;获得:获胜。获利。获奖。获罪。获救。不劳而获。3.收割:收获。

隽:[jùn]同“”。[juàn]1.鸟肉肥美。2.隽永。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车:[chē]1.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马车。一辆车。2.利用轮轴旋转的机具:纺车。滑车。水车。3.指机器:开车。车间。4.车削:车圆。车螺丝钉。5.用水车取水:车水。6.转动(多指身体):车过身来。7.姓。[jū]象棋棋子的一种。

成语评论

获隽公车”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藏着古代读书人的奋斗故事。举个例子:小明在备考时总说“就算不能获隽公车,也要对得起寒窗苦读的日子”。这里的“公车”其实指的是古代进京赶考的马车,而“获隽”则代表考试拔得头筹——合起来就是“通过科举实现人生理想”。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现代生活有什么关系?其实它传递的是一种“努力争取机会”的精神。比如同事竞争晋升岗位时,可以用“这次竞聘就像职场版的获隽公车,既要实力过硬,也要抓住机遇”来形容。古代马车换成今天的电梯演讲,但追求进步的内核始终未变。

我发现这个成语最有趣的是它的时空穿透力。八百年前的书生坐着牛车赴考,今天的年轻人挤着地铁考证,虽然交通工具变了,但那种“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的劲头始终鲜活。就像朋友备考研究生时说的:“图书馆的日光灯就是我的公车,每晚十点的闭馆铃就是我的催考鼓。”

或许有人疑惑:用这么冷门的成语会不会显得掉书袋?关键在于使用场景。在创业路演时说“我们这个项目就像获隽公车,既要设计好商业模式的马车,更要找准市场的状元路”,既能展现文化底蕴,又让投资人会心一笑。语言本就是活的,老树发新芽才见妙趣。

从个人角度看,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公车”。过去是金榜题名,今天是短视频爆款;从前是科举中第,现在是拿下大厂offer。但比结果更动人的,永远是那份明知前路坎坷,依然整装出发的勇气。就像爬山时看见的警示牌:“此处离山顶还有1800级台阶——但最美的云海正在等你。”

"获隽公车"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