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óng gǔ lòu jīn
成语解释:见“荣古虐今”。
成语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不知诗有真本领,未可以荣古陋今之见。”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对古今的态度
繁体字形:榮古陋今
英文翻译: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荣:1.草木茂盛:欣欣向荣。本固枝荣。2.兴盛:繁荣。3.光荣(跟“辱”相对):荣誉。荣耀。虚荣。荣获冠军。4.姓。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陋:1.不好看;丑:丑陋。2.粗劣;不精致:粗陋。因陋就简。3.(住的地方)狭小,不华美:陋室。陋巷。4.不文明;不合理:陋俗。陋习。5.(见闻)少:浅陋。孤陋寡闻。
今:1.现在;现代(跟“古”相对):当今。今人。厚今薄古。古为今用。2.当前的(年、天及其部分):今天。今晨。今春。3.指示代词。此;这:今番。今次。4.姓。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家里老人总说“过去的衣服更耐穿”,朋友吐槽“现在的小说不如金庸古庸”,甚至自己偶尔也会觉得“老歌比流行音乐更有味道”——这些其实都是“荣古陋今”的典型表现。
为什么人们容易产生这种“古代月亮比较圆”的心态呢?举个有趣的例子:明代文人杨慎在《廿一史弹词》里写“三代以下无完人”,把夏商周吹成黄金时代,可他本人生活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朝中期,这个反差恰恰说明“美化过去”是人类共性。
这种思维方式真的完全错误吗?不妨换个角度看:去年故宫文创推出“千里江山图”文件夹卖断货,年轻人排队买敦煌联名眼影盘。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何尝不是“荣古”的积极呈现?关键在于别让怀旧变成拒绝进步的借口。
我曾在博物馆见过有趣的反转:00后参观者指着青铜器说“老祖宗审美太绝了”,转头又讨论要用3D打印复原文物。这种既能欣赏传统又不排斥科技的态度,或许才是应对“荣古陋今”的正确姿势——就像吃惯了妈妈做的红烧肉,照样可以爱上分子料理。
当我们在短视频平台刷到“古代服饰复原”获得百万点赞,在书店看到《孙子兵法》登上畅销榜,这些现象提醒我们:真正有价值的传统从不需要靠贬低当代来证明自己。就像老茶壶泡新茶,古今交融才能品出更丰富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