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ǎo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ǎo yī mù shí

成语解释:木:树。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衣食简单,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生活清苦

繁体字形:艸衣木食

英文翻译:poor but clean

草衣木食的意思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草绳。草鞋。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草书。草写。真草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拟。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成语评论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唠唠“草衣木食”这个成语。草衣木食是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穿草编的衣服,吃野果野菜,形容日子过得特别朴素,甚至有点儿原始。比如说老张退休后跑到山里种菜养鸡,邻居笑他“你这是草衣木食啊”,他却乐呵呵回:“这才叫活得通透!”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谁还搞这套啊?嘿,你别说,前阵子有个纪录片拍了个云南的村子,当地人现在还保留着用竹筒煮饭、采草药治病的习惯。导演采访时,村长笑眯眯地说:“草衣木食不是穷,是知道啥叫‘够用就行’。”这话可把弹幕里的小年轻们整破防了——原来简朴生活也能有滋有味!

不过咱得掰扯清楚,草衣木食可不是号召大家回归原始社会。拿小王举例吧,这哥们儿在互联网公司996,有天突然顿悟,开始践行“现代版草衣木食”——周末关手机自己做饭,衣服只买基础款。同事们都说他魔怔了,他却怼回去:“我这叫给生活做减法,你们天天外卖奶茶的才像原始人!”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你看那些北欧国家,人均GDP高得吓人,可人家就爱整什么“hygge生活”(舒适惬意),这不就是草衣木食的升级版嘛?有个瑞典朋友跟我说过:“我们追求的快乐,是晴天晒被子时闻到的阳光味道。”这话听着矫情,细品还真有道理——原来幸福感和物质丰裕未必成正比。

要我说啊,草衣木食最核心的智慧在于“知足”。就像我奶奶常念叨的:“从前吃个白面馍馍能乐三天,现在山珍海味反倒吃不出滋味。”这话糙理不糙,咱们拼命追逐的新款手机、限量球鞋,说到底不也就是块铁疙瘩加塑料片么?下次再被消费主义洗脑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保准能让你清醒三分。

最后插句题外话,上个月去杭州灵隐寺,看见个和尚拿着竹扫把扫地,突然就想起“草衣木食”这词儿。人家那粗布袈裟看着寒酸,脸上笑容可比写字楼里的社畜灿烂多了。所以说啊,生活的质感从来不在外物,就像喝茶,两块钱的茉莉花和上千块的普洱,解渴的功能不都一样么?

"草衣木食"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