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ǎo tì qín xiǎn
成语解释:薙:除草;狝:杀戮。像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无所顾惜。比喻肆意屠戮,无所顾惜
成语出处: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残忍
繁体字形:艸薙禽狝
英文翻译:make no discrimination but kill everybody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草绳。草鞋。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草书。草写。真草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拟。
薙:1.除去野草。2.同“剃”。
禽:1.鸟类:家禽。飞禽。2.古代是鸟兽的统称:五禽(虎、鹿、熊、猿、鸟)戏。3.古又同“擒”。
狝:1.古指秋天打猎。2.杀戮。
哎,说到“草薙禽狝”这个成语,你可能会挠挠头:“这词儿听起来像在讲除草打猎啊?”没错,字面意思确实是割草和捕杀禽兽,但它的实际用法可有趣多了——说白了,就是形容处理事情时不分好坏、一刀切的做法。咱们先看个例子:
比如历史上某个朝代为了整顿官场,直接把所有地方官员撤职查办,结果导致基层工作瘫痪。这时候就能说:“这种草薙禽狝的手段,看似雷厉风行,实则把能干活的和混日子的全打包处理了。”你看,问题出在哪儿?核心问题来了:为什么不能随便用“一刀切”呢?很简单啊,就像薅草会把庄稼也拔了,抓鸟可能误伤家禽,处理复杂问题得讲究个精准施策嘛!
再举个现代例子。某公司因为个别员工迟到,直接取消了全勤奖,结果优秀员工也寒了心。这时候同事吐槽:“老板这波草薙禽狝式管理,简直比我家扫地机器人还莽撞!”你品,你细品,问题又来了:为啥人们总爱走极端?依我看呐,有时候图省事儿的心态作祟,毕竟区分好坏要花时间精力,但长远来看反而更费劲。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玩手机就如临大敌,干脆断网收设备。这算不算另一种“草薙禽狝”?要我说啊,关键得想明白:手机到底是洪水猛兽还是学习工具?就像除草不能把花也薅了,重点在于教会孩子分辨和使用,而不是直接物理消灭。
最后插句个人观点:现代社会讲究精细化运营,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这个成语简直预言了管理学的痛点。下次遇到问题想简单粗暴解决时,不妨默念三遍“草薙禽狝”,保准能提醒自己——该分类的分类,该保留的保留,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