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g
  • chāi
  • qú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g chāi bù qún

成语解释:钗;妇女别在发髻上的饰物。荆条当作钗;粗布做成裙。形容妇女朴素的服饰。多指贫家妇女的装束。

成语出处:晋 皇甫谧《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荆釵布帬

英文翻译:the simple dress of a woman

荆钗布裙的意思

荆:1.灌木。种类很多。多丛生,枝条柔软,可编筐篓。2.古时用荆条做成的刑杖:负荆请罪。3.春秋时楚国也称荆。

钗: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金钗。荆钗布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布:1.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布。麻布。花布。粗布。布鞋。买一块布。2.古代的一种钱币。3.姓。4.宣告;宣布:发布。公布。布告。开诚布公。5.散布;分布:阴云密布。铁路公路遍布全国。6.布置:布局。布防。布下天罗地网。

裙:1.裙子:布裙。短裙。连衣裙。百褶裙。2.形状或作用像裙子的东西:围裙。墙裙。

成语评论

荆钗布裙”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用荆条做发钗,穿粗布做的裙子”,用来形容女性穿着朴素。比如我们可以造个句子:“虽然她家境优渥,但平日总是荆钗布裙,从不追求名牌服饰。”这时候有人会问:这成语的核心是夸人节俭,还是暗示生活拮据?

其实关键在于语境。比如一位创业者说:“公司刚起步时,我和团队荆钗布裙地打拼,连办公室都是车库改的。”这里明显在强调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不是真的缺钱。这说明成语本身并不带褒贬,重点要看说话者想突出的是“朴素务实”还是“条件艰苦”。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我认识位大学教授,她总穿着二十年前的格子外套,用着磨破边的帆布包。有学生问她为何不换新装,她笑着指指书架上成排的学术专著:“衣服能穿就行,省下的钱够买多少本书啊。”这种选择性的“荆钗布裙”,反而让人感受到精神世界的丰盈。

有人可能会困惑:现代社会还需要提倡这种生活方式吗?我的观察是,当物质选择过剩时,“荆钗布裙”更像种清醒的生活态度。就像有人坚持用基础款手机,不是买不起新款,而是不想被消费主义裹挟。这种主动选择的朴素,反而能腾出精力追求真正重要的事。

文学作品里也有巧妙运用。比如《红楼梦》中黛玉初进贾府时“不敢多行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表面看是谨小慎微,细想何尝不是种精神层面的荆钗布裙?褪去张扬,保留本真,这或许才是成语的现代启示——在浮华世界里,懂得做减法的人往往走得更远。

最后想到个有趣现象:现在流行“胶囊衣橱”概念,主张用少量经典单品搭配全年穿着。这和古人说的荆钗布裙竟有异曲同工之妙。原来跨越千年,智慧都是相通的——真正的从容,从来不在绫罗绸缎里,而在知道自己要什么之后,那份敢于简化的勇气。

荆钗布裙的造句

  1. 造句 况锦衣玉食者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与其后悔,莫若无成。
  2. 造句 她虽荆钗布裙,但谈吐不俗,举止落落大方。
  3. 造句 丈夫虽然富有,但妻子却爱过荆钗布裙的生活。
  4. 造句 一个穿着荆钗布裙的妇女在河边洗衣服.
  5. 造句 一荆钗布裙,面容慈和的妇女正微笑站在那,李云浩远远见到这妇女,便迈开小腿,欢快地跑了过来,灰扑扑的小脸堆满笑意,嘴里还喊着“母亲”。
  6. 造句 他不知道荆钗布裙的母亲,曾是一颦一笑皆能牵动无数人心的大雍公主。
  7. 造句 荆钗布裙亦难掩国色,正可谓是天生丽质难自弃。
  8. 造句 女童约莫十岁,身着荆钗布裙,脸上长满密密麻麻的紫色小疮再配上尖嘴塌鼻显得极其丑陋,让人不敢多看几眼。
  9. 造句 那荆钗布裙难掩的天生丽质,那嫣然一笑,即使铁石人见了也会动心的羞涩。
  10. 造句 北启周府,一名荆钗布裙的玉人在织着小毛衣,一位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正坐在她旁边,默然无声,非常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