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è
  • xiǎ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ǔ sī è xiǎng

成语解释:形容竭力思索,绞尽脑汁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2回:“彼此争强赌胜,用尽心机,苦思恶想,愈出愈奇,必要出人头地。”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人仔细思考

繁体字形:苦思惡想

英文翻译:Think hard

苦思恶想的意思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想:1.思考;动脑筋:敢想敢做。2.回忆:放在什么地方,我一时想不起来啦。3.怀念;惦记:母亲想着远行的孩子。4.希望;打算:他想上北京。5.预料;推测:没想到情况这么复杂。

成语评论

苦思恶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其实描述的是一种常见的状态——比如你为了解开一道数学题,反复琢磨却毫无进展,甚至越想越烦躁,这时候就可以说“他在苦思恶想如何解题”。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明明花了很多精力,结果反而更糟?其实关键在于“钻牛角尖”,人一旦陷入惯性思维,就容易忽略更简单的解法。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设计师小王为了赶方案,连续三天熬夜修改细节,总觉得配色不完美、排版不够新颖,最后交稿时反而被客户吐槽“用力过猛”。这种场景是不是很熟悉?这里隐藏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答案可能是:过度追求完美反而模糊了最初的目标。苦思恶想往往伴随着自我怀疑,而跳出框架才能看到新可能。

有人会问:这和普通的认真思考有什么区别?举个对比案例:同样是写论文,小李每天固定研究两小时文献,遇到瓶颈就出门散步;而小张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地查资料,结果写出的论点反而逻辑混乱。区别就在于前者懂得“留白”,后者陷入了恶性循环的苦思恶想

个人认为,现代人更容易陷入这种状态。手机里永远刷不完的信息、工作中无限迭代的需求,都在无形中逼迫我们持续消耗脑力。上周我亲眼见到同事为了设计PPT动画效果,反复调整15版仍不满意,直到领导说“第一版其实更好”才恍然大悟——很多事就像捏橡皮泥,捏得越久反而越不像样。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在苦思恶想?有个简单的方法:如果某个问题思考半小时后思路反而更混乱,或者身体出现头晕、肩颈酸痛等信号,就该立刻暂停。不妨试试“五分钟转移法”——起身倒杯水、看看窗外绿植,甚至只是深呼吸十次,大脑的缓存空间就会被重新释放。

最后想说,思考本身没有错,但就像耕种需要休耕期,思维也需要呼吸的空间。那些灵光乍现的瞬间,往往出现在放下执念之后。与其在死胡同里凿墙,不如退后两步看看有没有开着的大门——这可能就是破解苦思恶想的最佳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