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uò shì zhòng fù
成语解释: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同“如释重负”。
成语出处:《旧唐书 高祖纪》:“宜依前典,趋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消除紧张的心情
繁体字形:若釋重負
英文翻译:feel a sense of relief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释:1.说明;解说:注释。解释。2.消除:释疑。冰释。3.放开;特指释放被拘押者或服刑者:释放。保释。4.放下:手不释卷。如释重负。5.指释迦牟尼。泛指佛教:释教。释典。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负:1.背(bēi):负荆。负重。2.担负:负责任。身负重任。3.依仗;倚靠:负隅。负险固守。4.遭受:负伤。负屈。5.享有:久负盛名。6.亏欠;拖欠:负债。7.背弃;辜负:负约。忘恩负义。有负重托。8.失败(跟“胜”相对):胜负。负于客队。9.属性词。小于零的(跟“正”相对):负数。负号。10.姓。
小明站在公司走廊里长舒一口气,他刚把耗时三个月的项目报告发送给客户。这时同事路过问道:"看你肩膀都放松了,是遇到什么好事?"小明笑着回答:"就像背着登山包走了十里山路,现在终于能卸下来喘口气。"
为什么完成重大任务会让人产生"如释重负"的感觉?其实人体就像智能压力计,当我们持续处理复杂事务时,大脑会分泌皮质醇等压力激素。就像装满热水的茶壶需要气孔,及时完成阶段性目标,相当于给精神压力找到了释放出口。
记得大学室友考研结束后,把专业书籍摞成半人高的"书塔",拍下照片配文:"这些知识终于不用再压在我枕头底下了。"这种具象化的表达引发朋友圈集体共鸣。现代人常说"精神内耗",或许正是缺少这样仪式感的压力释放时刻。
有人问:短暂的轻松过后,新的压力会不会接踵而至?这让我想起老家菜市场的秤杆原理——商贩们称完货物总会把秤砣暂时搁在台面上。生活中的压力管理同样需要这样的"称重间歇",重点不在于彻底消除负重,而是掌握适时调节平衡的技巧。
观察身边善于运用"如释重负"智慧的人,他们往往像经验丰富的调酒师:既懂得何时该摇晃混合各种责任,也知道什么时候该把雪克杯稳稳放在吧台上。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或许比单纯追求"零压力"更接近生活的本质。
下次当你结束视频会议关掉摄像头,不妨特意把转椅转向窗户深呼吸三次;完成季度报表后可以专门清理一遍电脑桌面。这些细微的"压力卸载仪式",就像给精神行李箱安装滑轮组,让我们在人生旅途中既能负重前行,也可随时轻装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