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uò lí ruò jí
成语解释: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同“若即若离”。
成语出处: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大抵总宪戆直凌人,岳岳觥觥,朝士必多未满,而与和相若离若即,又未尝不稍敛其锋棱,一时众口诋諆,遂有师相门生之谤。”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态度不明朗
繁体字形:若離若即
英文翻译:be neither friendly nor aloof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离: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缡”,妇女的佩巾。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即:1.靠近;接触: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2.到;开始从事:即位。3.当下;目前:即日。即期。成功在即。4.就着(当前环境):即景。5.姓。6.就是:荷花即莲花。非此即彼。7.就;便:一触即发。招之即来。闻过即改。8.即使:即无他方之支援,也能按期完成任务。
“若离若即”这个词,听起来像是描述一种微妙的关系状态,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张和小李是同事,平时工作配合默契,但私下从不聊家长里短。这种“既不过分亲密,又不完全疏远”的状态,正体现了若离若即的智慧——保持专业性的同时,也给自己留出安全空间。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真的好吗?”其实关键在于场景。比如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如果时刻紧盯反而容易引发对抗,但完全放任又可能失去引导作用。这时候“关注但不干涉”的若离若即,往往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的成长空间。
工作中也藏着这种智慧。我们团队有个项目经理,他从不盯着组员加班,但每周五下午茶时会自然地询问项目进度。这种“松弛有度的管理”让团队既保持主动性,又不会完全失控。这种若离若即的状态,某种程度上比严格的KPI考核更符合人性。
有趣的是,现代社交软件的设计暗合了这个成语。微信的“拍一拍”功能既不显唐突又能传达关心,朋友圈点赞比评论更轻松——这些数字化互动方式,本质上都在创造若离若即的社交安全距离。
我观察到,擅长运用这种相处之道的人,往往具备更强的情绪掌控力。他们像技艺高超的舞者,既不会让关系冷场,也不会让热情灼伤彼此。这种能力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或许比单纯的情商更重要。
傍晚的咖啡馆里,两个老友各自看书,偶尔抬头相视一笑。没有必须说话的尴尬,也没有刻意维持的热络。这样的场景,或许就是对若离若即最美好的注解——最好的关系状态,本就不需要用力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