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ò
  • shè
  • yuān
  • b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uò shè yuān bīng

成语解释:比喻处境艰险。同“若涉渊水”。

成语出处:宋 陈亮《论励臣之道》:“朕承太上皇亮付托之重,念国家之深耻,志在复雠,八年于兹,若涉渊冰,未知攸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若涉淵冰

英文翻译:If we can wade through the ice

若涉渊冰的意思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涉:1.从水里走过去。泛指从水上经过:跋山涉水。远涉重洋。2.经历:涉险。3.牵连;相关:牵涉。涉及。

渊:1.深水;潭:深渊。鱼跃于渊。天渊之别。2.深:渊泉。渊博。3.姓。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成语评论

若涉渊冰”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咱们先拆开看看。“渊”是深水潭,“冰”是薄冰层,合起来就是“像走在深渊的薄冰上”,形容处境危险需要极度谨慎。比如项目经理老张发现产品存在重大漏洞,立刻叫停发布会,他说:“现在推进项目就像若涉渊冰,一个小失误就会让公司信誉崩塌。”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和“如履薄冰”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表达小心谨慎的态度,但“若涉渊冰”更强调危险环境的客观存在。就像医生做心脏手术时,既要精准操作器械(主观谨慎),又面临着患者生命体征不稳的客观风险,这种双重压力下用“若涉渊冰”特别贴切。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中有了新用法。我见过产品经理在年度规划会上说:“布局新领域不能光凭热血,要带着若涉渊冰的清醒。”这种用法把原本的物理危险转化成了对未知风险的警惕,既保留了成语的警示意味,又符合当代语境。

生活中其实处处藏着“渊冰时刻”。比如家长给孩子选择国际学校时,既要考虑教学质量,又要防范文化适应风险,这时候的决策过程就像在冰面探路。但换个角度看,这种危机意识反而能推动我们做更周全的准备——就像结冰的湖面虽然危险,带着破冰工具和路线图就能安全通过。

语言就像活水,成语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被赋予新场景。下次遇到需要权衡风险的重要决定时,试试用“若涉渊冰”来描述那种如临深渊的状态,或许能让你的表达更有历史厚度。毕竟能在薄冰上跳出优雅舞步的,才是真正的生存艺术家。

若涉渊冰的造句

  1. 造句 朕以眇眇之身,讬於兆民之上,永思厥艰,若涉渊冰,非君攸济,朕无任焉。
  2. 造句 朕以眇眇之身,托于兆民之上,永思厥艰,若涉渊冰,非君攸济,朕无任焉。
  3. 造句 思所以究此缪盩,致之治平,兹心浩然,若涉渊冰。
  4. 造句 任太守重,若涉渊冰,属嗣服之云初,其与民更始,可大赦天下,此诏。
  5. 造句 这小渊冰是转叶一式若涉渊冰的简化版,本元是和吴川对敌之后想出的,之前亦是用过此招冻住蜂怪双腿令其无法动弹。

"若涉渊冰"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