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ā
  • chén
  • yu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ā chén yuè xī

成语解释: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成语出处:清 王韬《淞滨琐话 药娘》:“每值花辰月夕,辄置酒宴赏。”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繁体字形:蘤辰月夕

英文翻译:beautiful days and nights with moon and flowers

花辰月夕的意思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辰:1.地支的第五位。见〖干支〗。2.日、月、星的统称:星辰。3.古代把一昼夜分作十二辰:时辰。4.时光;日子:良辰美景。诞辰。5.指辰州(旧府名,府治在今湖南沅陵):辰砂。6.姓。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夕:1.太阳落的时候;傍晚:夕阳。夕照。朝发夕至。朝令夕改。2.泛指晚上:前夕。除夕。风雨之夕。3.姓。

成语评论

花辰月夕”这四个字听起来就像一幅画:春天早晨的花,秋夜明月的影,组合成对美好时光的想象。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朋友聚餐时有人提议:“咱们别光顾着吃饭,难得聚在一起,不如去湖边走走,享受这花辰月夕的闲适。”这句话里既点出了自然美景,又暗含珍惜当下相聚的意味。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良辰美景’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两个成语都描绘美好时刻,但“花辰月夕”更强调时光的流动感。比如写旅行日记时可以说:“在京都的樱花季,从晨露未晞的花径走到月挂枝头的庭院,真正体会到了花辰月夕的细腻变化。”这里既包含时间推移,又突显不同时段的独特美感。

记得去年中秋,母亲在阳台上摆满桂花和月饼,突然感慨:“现在的年轻人总说没时间,其实花辰月夕不就在阳台上看月亮的时候吗?”这句话让我意识到,成语不只是文雅的装饰,更是对生活态度的提醒——再忙也要捕捉身边的小确幸。

若用在职场场景呢?比如团队完成项目后,领导在庆功宴上说:“这两个月大家辛苦了,但共同奋斗的日夜,不正是职场版的花辰月夕吗?”这种用法巧妙地将自然意象转化为对团队协作时光的赞美,既新鲜又不违和。

有人认为这类成语过于古典,不适合现代表达。我倒觉得就像用紫砂壶泡咖啡——只要情境契合,传统词汇反而能碰撞出新意。比如朋友在露营时望着篝火说:“虽然没有牡丹明月,但围着火堆唱歌的夜晚,就是我们这代人的花辰月夕。”这种创造性改编,让成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最后分享个观察:地铁站里捧着鲜花的上班族,深夜便利店亮着的暖黄灯光,这些现代生活片段里,其实都藏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花辰月夕。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停下脚步,把寻常时刻过成值得珍藏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