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ā zhú dòng fáng
成语解释:花烛:彩色蜡烛;洞房:深邃的房,指新婚夫妇的卧室。深室里点燃有龙凤图案装饰的蜡烛。形容结婚的欢乐景象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到晚来月射的破窑明,风刮的蒲帘响,便是俺花烛洞房。”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新婚
繁体字形:蘤燭洞房
英文翻译:Candlelight cave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烛:1.蜡烛:火烛。花烛。2.照亮;照见:火光烛天。洞烛其奸。3.俗称灯泡的瓦数为烛数,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的灯泡。
洞:[dòng]1.洞穴;窟窿。2.透彻;清楚:洞晓。洞若观火。3.数目“0”的另一种说法。[tóng]地名,洪洞
房:1.房子:一所房。三间房。瓦房。楼房。平房。2.房间:卧房。客房。书房。厨房。3.结构和作用像房子的东西:蜂房。莲房(莲蓬)。4.指家族的分支:长房。堂房。远房。5.用于妻子、儿媳妇等:两房儿媳妇。6.二十八宿之一。7.姓。8.同“坊”(fáng)。
提到"花烛洞房",你可能会联想到古装剧里红绸高挂的婚房场景。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婚礼习俗,洞房内点燃彩绘龙凤的红烛,象征新人的和美生活。比如:"看着新人牵手步入花烛洞房,宾客们不约而同鼓起了掌。"这样的场景描写能让读者瞬间联想到喜庆的婚礼氛围。
有人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真实婚礼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在描写团队合作时可以说:"这个创业团队就像花烛洞房的新人,既保持着各自的个性,又形成了完美的配合。"这里的用法突破了字面意义,取其"和谐共生"的深层含义。
现代人还适用这么古老的成语吗?观察发现,随着国潮复兴,很多年轻人反而喜欢在婚礼请柬上用"花烛洞房今宵暖"这样的句子。有个有趣现象:某婚庆公司统计显示,使用传统成语的婚礼方案预订量三年间增长了47%,说明文化符号的生命力比我们想象得更顽强。
个人认为,这类成语就像文化基因的载体。去年参加朋友婚礼时,新人特意在洞房门口摆放了仿古铜烛台,虽然用的是电子蜡烛,但当投影在墙上的烛影摇曳时,那种"新旧交融"的美感确实比单纯西式婚礼更有韵味。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老成语能在新时代找到生存空间。
如何避免使用生硬?关键要抓住"和美、喜庆、新生"的核心意象。比如描写商业合作:"两家公司历经三年磨合,终于迎来花烛洞房般的战略融合时刻。"既保留成语精髓,又赋予现代商业色彩。这样的创造性使用,反而让古老词汇焕发新机。
最后想说的是,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既需要传统河床的承载,也要接纳新鲜支流的汇入。下次遇到类似"花烛洞房"这样的传统成语时,不妨试着在保持本义的基础上,给它注入些时代气息,这样既能传承文化,又能让表达更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