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ōng
  • è 饿
  • g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è zhōng è guǐ

成语解释: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色中饿鬼

英文翻译:Hungry ghost in color

色中饿鬼的意思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饿:1.肚子空,想吃东西(跟“饱”相对):饥饿。饿虎扑食。肚子很饿。2.使挨饿:牲口多拉几趟不要紧,可别饿着它。

鬼:1.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2.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鬼。鬼鬼祟祟。3.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含轻蔑意):酒鬼。烟鬼。4.指小孩机灵:这孩子真鬼!。小鬼。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成语评论

色中饿鬼”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吓人,但其实它用来形容那些对美色极度贪婪的人。比如古代小说里常写:“那富商虽家财万贯,却是个色中饿鬼,见了年轻女子便挪不动脚。”这里的“饿鬼”不是真的鬼,而是比喻像饿鬼扑食一样急不可耐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饿鬼’这么夸张的词?”其实这背后藏着一种警示——过度沉迷欲望会让人失去理智,就像饿鬼只顾吞食却尝不出味道。比如现代职场中,有些人为了博取异性关注,不顾场合开低俗玩笑,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浅薄,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饿鬼”的表现?

再看个生活化的例子:小王对同事小美死缠烂打,每天送奶茶、强行接送下班。朋友劝他:“你这色中饿鬼的样子,只会把人家吓跑。”这句话既点出他的急切,也暗含“真正的尊重比表面殷勤更重要”的道理。

有趣的是,这种现象背后藏着现代人的情感焦虑。社交媒体上遍地“女神”“男神”,有些人把恋爱当成集邮游戏。我曾见过有人同时和五六个网友暧昧,美其名曰“扩大选择面”,实则连自己的真实需求都没想清楚。这种“饿鬼心态”反而让人更难建立深度关系。

换个角度看,成语也在提醒我们关注欲望的“度”。就像吃自助餐,适可而止是享受,暴饮暴食伤身又浪费。感情中真诚的欣赏和克制的表达,往往比急功近利更有魅力。下次遇到心动对象时,不妨先问自己:我是在追求真正的共鸣,还是单纯想填补空虚?

最后要说明的是,成语的使用场景正在变化。现在年轻人更倾向用“恋爱脑”“颜控”等新词,但“色中饿鬼”那种画面感依然无可替代。它像面镜子,照出人性中永恒的课题——如何在欲望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

色中饿鬼的造句

  1. 造句 很有可能啊,咱们馆长可是色中饿鬼。
  2. 造句 陈三微微眯着眼睛,只好装出一副色中饿鬼的样子,不由上前握住这妹子的双手,心中还是一荡:啧啧啧,果然温润如玉。
  3. 造句 虽然方教授平时人模狗样,道貌岸然,但是他那色中饿鬼之名早已传遍了全校。
  4. 造句 亏阿爹说你少年英雄,我看就是一只色中饿鬼。
  5. 造句 还不至于饥渴到成了色中饿鬼。
  6. 造句 尤其是一些色中饿鬼,一进了县城就会在酒饱饭足之后钻头觅缝地去花街柳巷寻幽探秘。
  7. 造句 吕博彦色中饿鬼之名誉满长安,能让他这么没脸没皮的只可能是个女人。
  8. 造句 鲍尔默是个色中饿鬼,经常骚扰邮局内的女职员,可是唐顿从没有看到他调戏梅丽莎。
  9. 造句 左冷禅自认是坐怀不乱真君子一个,满脸正气逼人,为了演的像点,故意装出一副色中饿鬼的模样,这更吓坏了宁中则。
  10. 造句 他双眼深陷,脸容瘦干,每间一会就打个哈欠,一看就是‘烟鬼’,再加上暗淡无光的眼神,瞟到四姨太身上时流露的色光,更知他是个色中饿鬼。

"色中饿鬼"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