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ě jǐ chéng rén
成语解释:舍:放弃;成:成就,成全。指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婚男嫁女,虽父母之心;舍己成人,乃高明之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尽力帮助别人
繁体字形:捨己成人
英文翻译:Self sacrificing adult
舍:[shè]1.房屋:宿舍。校舍。2.舍间:敝舍。寒舍。3.养家畜的圈:猪舍。牛舍。4.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舍侄。舍弟。5.姓。6.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shě]1.舍弃:四舍五入。舍近求远。2.施舍:舍粥。舍药。
己: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舍己成人”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和“舍己为人”意思相近,都指为了他人利益牺牲自己。但“成”字更强调帮助对方“成长”或“达成目标”。比如一位老师主动把评职称的机会让给年轻同事,说:“小张教学创新点子多,这次机会给他更有利于学生发展。”自己退居二线做后勤支持,这就是典型的“舍己成人”。
有人会问:现代社会中这样做是否吃亏?其实这里有个关键区别——真正的舍己成人不是无底线牺牲,而是智慧取舍。就像消防员冲进火场前会检查装备,医生连续手术时会轮班休息,先保证自身基本安全才能更好助人。疫情期间护士小王连续工作36小时后主动换班,她说:“我现在反应变慢了,换同事接手是对患者负责。”这种有克制的奉献反而创造了更大价值。
生活中处处可见小规模的舍己成人。邻居张阿姨每天帮双职工家庭接送孩子,自己却推掉了广场舞活动。问她为什么,她笑道:“看着孩子们安全到家时的笑脸,比跳舞更让我开心。”这种选择背后,藏着比即时回报更珍贵的东西——当我们的付出能点亮别人的生命轨迹时,内心的充实感远超物质得失。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的舍己成人不该是单行道。就像河流滋养土地也需要雨水补充,持续付出的人同样需要获得情感支持。社区里成立的“时间银行”就很有意思:帮人照看老人两小时可以兑换一小时家政服务。这种有来有往的互助模式,让善意流动起来而不至枯竭。
有个现象值得思考:为什么越是经历过困顿的人,往往越愿意帮助他人?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超越生存焦虑后,会更渴望实现精神价值。就像山区的支教老师老李说的:“当年我靠助学金读完大学,现在想帮孩子们打开看世界的窗。”这种传递温暖的循环,或许正是文明延续的重要纽带。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舍己成人”有了新内涵。它不再意味着必须做出惊天动地的牺牲,而是在保持自我完整的前提下,选择那些既能助人又不会耗尽自己的方式。就像上班族每月捐出可承受的小额善款,既帮助了他人,也不影响生活质量。这种可持续的善意,或许才是这个时代更需要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