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ù
  • tóu
  • shē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ù tóu shēn mù

成语解释:形容相貌丑陋。

成语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无盐女。其为人也,臼头深目,长壮大节。”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的相貌

繁体字形:臼頭深目

英文翻译:Deep head

臼头深目的意思

臼:1.舂米的器具,用石头制成,样子像盆:石臼。2.形状像臼的:臼齿。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成语评论

臼头深目”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生僻,但它背后藏着有趣的智慧。先来看一个例句:“他虽臼头深目,谈吐间却透出渊博学识,让人瞬间忽略了他的外貌。”这里的“臼头深目”显然不是单纯描述长相,而是用反差感强调内在价值。

什么是“臼头深目”的核心含义?字面意思是“像石臼一样的额头、深陷的眼窝”,通常形容人其貌不扬。但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古文中常作为“欲扬先抑”的铺垫——比如《世说新语》中描述某位名士“容貌粗陋”,紧接着却写他“胸藏锦绣”,这种对比反而让读者更关注人物才华。

再举个职场场景的例子:“新来的工程师臼头深目,开会时总缩在角落,直到他拿出三页纸解决了困扰团队半年的技术难题。”这样的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文学性,又贴合现代语境。它提醒我们:第一印象可能具有欺骗性,而持续观察才能发现真相。

为什么古人要用如此夸张的词汇?或许和当时的审美标准有关。古代文人对“美男子”的描写常偏向清秀儒雅,而“臼头深目”恰似泼墨画中的枯笔,用强烈的视觉冲击为后续的“反转剧情”蓄力。这种手法在今天依然有效——就像电影里造型邋遢的扫地僧突然展露绝世武功,总能带来戏剧张力。

我曾见证过类似案例:某次行业论坛上,有位穿着褪色夹克的演讲者,开场时观众都在窃窃私语他的外形。但当他开始拆解区块链技术的底层逻辑,全场逐渐鸦雀无声。这或许就是“臼头深目”的现代演绎:在专业领域,实力永远是最闪亮的名片。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在挑战社会的刻板印象。就像《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丑陋外表与善良心灵形成的巨大鸿沟,反而让故事更具穿透力。当我们用“臼头深目”形容他人时,或许该多留三分耐心——粗糙的蚌壳里,可能正孕育着珍珠。

下次遇到“其貌不扬却身怀绝技”的人,不妨想起这个成语。它像一把钥匙,既打开了对古典文学的理解之门,也启示我们:在快节奏的时代,慢下来观察与思考,或许能发现更多被表象掩盖的光芒。

"臼头深目"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