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ù bǎo wàn yán
成语解释:指学识渊博。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那秦观秀才字少游,他是扬州府高邮人,腹饱万言,眼空一世。”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学识广博
繁体字形:腹飽萬言
英文翻译:Full of words
腹:1.指内心:腹案。腹议。2.指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壶腹。瓶腹。
饱:1.吃足了。与“饿”相对。2.足;充分:饱经忧患。3.满足:以饱眼福。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哎哟,提到“腹饱万言”这成语,不少人可能第一反应是挠头:这词儿啥意思?简单说啊,它形容一个人肚子里装满了学问,张口就能滔滔不绝,就像个行走的百科全书!不过别误会啊,这可不是说光会“掉书袋”,而是真能把知识活用到生活里。
举个例子吧,你身边有没有那种朋友?聊历史能掰扯秦始皇的治国策略,谈科技又能分析量子计算机的潜力,甚至吃个火锅还能扯到“火锅文化的南北差异”…这种人啊,妥妥的“腹饱万言”代言人。不过话说回来,学问多就一定能说清楚吗?嘿,这里头可有个坑!比如有人背了一堆专业术语,结果一开口就把人绕晕了,这就成了“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
那问题来了:怎么才能既“腹饱万言”又不让人觉得显摆?个人觉得啊,关键得学会“翻译”。比如你想解释区块链,用“分布式账本”这种术语可能让人犯困,但如果说“就像全村人共同记账,谁都不能偷偷改数据”,是不是立马接地气了?你懂的,真正的学问不是堆砌名词,而是打通知识和生活的任督二脉。
再举个反面教材。有次听讲座,某专家全程甩英文缩写,PPT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公式,结果听众集体神游天外。这场景让我想到:知识就像工具箱,得根据场合选工具。修手表用显微镜,砍柴用菜刀,那肯定要闹笑话啊!所以说,“腹饱万言”也得讲究“看人下菜碟”,这才是真本事。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现在信息爆炸,怎么才能做到“腹饱万言”?我的小窍门是:别贪多嚼不烂!与其刷100条短视频,不如深挖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比如最近迷上咖啡,就从产地品种聊到萃取原理,甚至能扯到全球贸易对咖啡价格的影响——你看,一个点挖深了,连带周边的知识网自然就织起来了。
不过啊,最后得提醒一句:千万别把“腹饱万言”和“好为人师”搞混了!真正的智者懂得什么时候开口,什么时候倾听。就像老话说的,满瓶水不响,半瓶水晃荡。咱们积累学问的同时,也要记得给别人的表达留点空间,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