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ō
  • diào
  • r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uō pí diào ròu

成语解释:指卖命

成语出处:崔巍《爱与恨》:“老头子一辈为小梁庄群众起早搭黑,脱皮掉肉奔波,哪天黑来不熬到鸡儿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卖命

繁体字形:脱皮掉肉

英文翻译:Peeling off meat

脱皮掉肉的意思

脱:1.(皮肤、毛发等)脱落:脱皮。脱毛。爷爷的头发都脱光了。2.取下;除去:脱鞋。脱脂。脱色。3.脱离:逃脱。摆脱。脱险。脱缰之马。4.漏掉(文字):脱误。这一行里脱了三个字。5.轻率;轻慢:轻脱。脱易(轻率,不讲究礼貌)。6.或许:脱有不测。7.倘若:脱有遗漏,必致误事。8.姓。

皮:1.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皮。荞麦皮。碰掉了一块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袄。3.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皮儿。新书最好包上皮儿。4.(皮儿)表面:地皮。水皮儿。5.(皮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铅皮。豆腐皮儿。6.有韧性的:皮糖。7.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放皮了,吃起来不香了。8.顽皮:调皮。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老挨说,他早就皮了。10.姓。

掉:1.落下:掉泪。2.减损,消失:掉色。掉价儿。3.遗失,遗漏:这一行掉了两个字。4.回转(zhuǎn):掉头。掉转。5.摇摆,引申为卖弄,耍:掉文。掉俏。掉以轻心。掉臂而去。6.对换:掉包。掉换。7.落在后面:掉队。8.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改掉。戒掉。

肉:1.人和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2.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肉。冬瓜肉厚。3.不脆;不酥:肉瓤儿西瓜。4.性子慢,动作迟缓:肉脾气。那个人太肉,一点儿利索劲儿也没有。

成语评论

说到“脱皮掉肉”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联想到字面意思——皮肤脱落、血肉模糊的画面。但别慌!它其实是个比喻,用来形容人为了某个目标拼尽全力,甚至付出了巨大的体力或精神代价。比如:“他为了筹备这次比赛,加班加点,简直是脱皮掉肉才完成了所有方案。”

问题来了:为什么用“脱皮掉肉”形容辛苦?其实这和成语的起源有关。古人常用身体上的痛苦来比喻精神或体力上的消耗,比如“汗流浃背”“呕心沥血”。“脱皮掉肉”更强调一种持续性的煎熬,就像皮肤一层层脱落、肌肉一点点消耗,但过程中始终咬牙坚持的状态。

举个例子,假设你朋友创业初期每天只睡4小时,三餐靠泡面解决,你可以说:“他那段时间真是脱皮掉肉,公司能活下来全靠这股拼劲。”这里既没有夸张到“血肉模糊”,又生动表达了创业者的艰辛。

有人问:这种付出值得吗?这要看目标和代价是否匹配。比如运动员为了奥运金牌接受魔鬼训练,或者学生为了理想大学熬夜刷题,这些“脱皮掉肉”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明确的期待。但如果是盲目消耗健康去完成不切实际的目标,可能就需要重新评估了。

我个人觉得,生活中偶尔需要“脱皮掉肉”的狠劲,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在拼命和保护自己之间找到平衡。就像登山时不能只顾着往上冲,还得记得补充水分、调整呼吸。毕竟,真正的成长不应该以摧毁自身为代价。

下次听到有人说自己“脱皮掉肉”时,不妨多问一句:“你是在为值得的事情拼命,还是陷入了自我感动的陷阱?”或许这个问题本身,就能帮我们更清醒地面对挑战。

脱皮掉肉的造句

  1. 造句 当时间定格为画面时,“流血流汗不流泪,脱皮掉肉不掉队”的大同交警,为打好打胜疏堵保畅攻坚战,感动了群众也感动了自己。
  2. 造句 “脱皮掉肉也要抢工期,决不向困难低头。
  3. 造句 紧张忙碌一年,搞策划,做特刊,脱皮掉肉,啃下许多硬骨头。
  4. 造句 脱皮掉肉也要在最短时间内改变团队人才奇缺的现状!
  5. 造句 只有以只争朝夕的干劲、脱皮掉肉的勇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必胜信念,全力冲刺,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勇往直前,才能确保“全覆盖”工程圆满收官。
  6. 造句 自己宁可脱皮掉肉,也要让瓦窑头村人过上小康生活。
  7. 造句 在此期间,脱皮掉肉,劳形劳神自不待言,单是摆脱名利、浮躁、浅薄、畏难等等人性弱点的束缚,就需要非同寻常的意志。
  8. 造句 “放心吧,咱就是脱皮掉肉也要保证国际列车安全。
  9. 造句 “福生庄的辉煌是几代人脱皮掉肉、流血流汗换来的,福生庄这面旗帜绝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倒下。
  10. 造句 就是脱皮掉肉,本届奥运会也要为山西拿回一块金牌!现代奥运,奖牌争夺已臻白热化。

"脱皮掉肉"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