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ǎo
  • mǎn
  • cháng
  • fé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ǎo mǎn cháng féi

成语解释:脑满:指肥头大耳;肠肥:肠子脂肪多;体胖。指由于生活舒适;终日无所事事;养得大腹便便;肥头大耳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 李百药《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腦滿腸肥

英文翻译:the idle rich

脑满肠肥的意思

脑:1.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脑髓。脑子(a.脑;b.指思考、记忆等能力)。脑筋。脑海。脑际。脑壳。脑颅。脑神经。脑下垂体。脑积水。脑溢血。电脑。2.头:脑袋。脑壳。头昏脑胀。脑满肠肥。3.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脑儿。4.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脑。薄荷脑。

满: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满了。装得太满了。2.使满:满上这一杯吧!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满。不满一年。4.全;整个:满身油泥。满屋子的烟。5.完全:满不在乎。满有资格。6.满足:满意。心满意足。7.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8.姓。9.满族:满人。

肠:1.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像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分为小肠、大肠两部分,起消化和吸收作用。通称肠子。2.心思;情怀:愁肠。衷肠。3.在肠衣里塞进肉、淀粉等制成的食品:香肠。鱼肠。腊肠。

肥:1.含脂肪多(跟“瘦”相对,除“肥胖、减肥”外,一般不用于人):肥猪。肥肉。马不得夜草不肥。2.肥沃:土地很肥。3.使肥沃:肥田粉。4.肥料:底肥。绿肥。化肥。积肥。5.收入多;油水多:肥差。活儿肥。6.指由不正当的收入而富裕:坑了集体,肥了自己。7.利益;好处:分肥。抄肥(捞外快)。8.肥大9.(跟“瘦”相对):棉袄的袖子太肥了。10.姓。

成语评论

脑满肠肥”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可能以为是形容人“脑子聪明”或者“肠胃健康”,但恰恰相反,它实际用来形容那些生活奢靡、不劳而获的人。比如,某公司高管每天花天酒地,对基层员工的困境视而不见,同事私下议论:“你看他脑满肠肥的样子,哪还有心思管我们的死活?”这里的“脑满肠肥”既指外表肥胖,又暗讽其精神空虚。

为什么会用“脑满肠肥”形容这类人?其实这个成语的意象非常生动:大脑被脂肪填满,肠道被油腻堵塞——表面上是在说身体状态,实际映射的是过度享受物质而丧失思考能力的生存状态。比如历史故事中,贵族们沉迷酒色导致国家衰败,后人评价道:“这些脑满肠肥之徒,终究把江山吃空了。”

现代社会里,“脑满肠肥”的现象还常见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比如某些网红靠炒作赚快钱,买豪宅开豪车却输出低质内容,网友吐槽:“屏幕里脑满肠肥的炫富,屏幕外却是年轻人被扭曲的价值观。”这里不仅批判物质过剩,更指向精神层面的贫瘠。

如何看待这个成语背后的价值观?我认为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人性中对贪婪的警惕。明朝小说《金瓶梅》里的西门庆,就是个典型“脑满肠肥”的文学形象——他的堕落轨迹提醒我们:当欲望吞噬理性时,再多的财富也只是加速沉沦的砝码。

用“脑满肠肥”造句时要注意什么?关键要抓住“不劳而获”与“精神空虚”的双重含义。比如描述某富二代挥霍家产:“他脑满肠肥地躺在游艇上,手里攥着金表,眼里却透着迷茫。”这样的句子既刻画了物质过剩,又暗示了精神世界的荒芜。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平衡的重要性。就像健身教练常说的:“别光练肌肉,更要练脑子。”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成长,最终可能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脑满肠肥”。或许真正健康的人生,既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也需要持续滋养心灵的养分。

脑满肠肥的造句

  1. 造句 这个富商一副脑满肠肥的样子。
  2. 造句 看到他那脑满肠肥的样子,我就觉得恶心,你怎能怪我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3. 造句 兄弟我这几年除养得这脑满肠肥的丑样外,其他就没啥出息了。
  4. 造句 这些公子哥儿只管天天吃喝玩乐,难怪个个脑满肠肥。
  5. 造句 那些脑满肠肥的大老板,只知发财,哪管别人的死活。
  6. 造句 脑满肠肥不是福,随时都得小心提防高血压、糖尿病!
  7. 造句 清末,封建贵族一个个高官厚禄,脑满肠肥。
  8. 造句 这厮五短身材,脑满肠肥,十个胖胖的手指根部都生有深深的酒窝儿。
  9. 造句 兄弟我这几年除养得这脑满肠肥的丑样外,其它就没啥出息了。
  10. 造句 你整天足不出户,养得脑满肠肥,哪知道这些下苦人想的是什么。

"脑满肠肥"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