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éng shī huì fù
成语解释:赋:古文体。指善于写诗作赋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们,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文学功底好
繁体字形:能詩會賦
英文翻译:Can poetry can Fu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之辈。2.能量的简称。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nài]1.同“耐”。2.姓。
诗:1.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情感。2.(Shī)姓。
会:[huì]1.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齐。会诊。会审。2.见面;会见:会面。会客。昨天没有会着他。3.有一定目的的集会:晚会。舞会。开会。报告会。晚上有一个会。4.某些团体:工会。妇女联合会。5.庙会:赶会。6.民间朝山进香或酬神求年成时所组织的集体活动,如香会、迎神赛会等。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组织,入会成员按期平均交款,分期轮流使用。8.主要的城市:都会。省会。9.时机:机会。适逢其会。10.应当:长风破浪会有时。11.理解;懂得:体会。误会。心领神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12.熟习;通晓:会英文。会两出京戏。13.助动词。表示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做(多半指需要学习的事情):我不会滑冰。这孩子刚会走路,还不大会说话。14.助动词。表示擅长:能说会道。会写会画的人倒不太讲究纸的好坏。15.助动词。表示有可能实现:他不会不来。树上的果子熟了,自然会掉下来。16.付账:会账。我会过了。17.见〖会儿〗、〖会子〗。[kuài]总计:会计。
赋:1.(上对下)交给:赋予。2.旧时指农业税:田赋。赋税。3.征收(赋税):赋以重税。4.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5.做(诗、词):赋诗一首。
提到“能诗会赋”,很多人会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比如一位老师用诗句点评学生作文:“你的文字如春风化雨,但结构还需雕琢。”学生问:“这和直接提建议有什么区别?”老师笑答:“诗句让人更容易记住缺点,也保护了表达的体面。”你看,诗赋不仅是风雅,更是沟通的润滑剂。
职场中如何体现“能诗会赋”的价值?某次产品发布会上,项目经理用“千帆竞发终见岸”形容团队突破困境,会后竟有客户主动邀约合作。同事好奇:“专业术语不够用吗?”他解释:“诗意的表达能让冰冷的数据产生情感共鸣。”这种能力正在成为现代职场的隐形加分项。
朋友聚会时有人突发感慨:“生活需要诗赋吗?”刚经历分手的女孩突然接话:“‘此情可待成追忆’比哭诉更治愈。”众人顿悟:诗赋不是阳春白雪,而是帮我们找到超越日常的语言,让悲欢找到安放之处。这种文化基因,其实深埋在每个人的表达本能里。
有人质疑:“现代社会讲究效率,咬文嚼字是否浪费时间?”观察咖啡厅里写卡片的年轻人:用“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替代“天天开心”,收件人的笑容说明了一切。诗赋的价值,在于用最少的文字激活最多的想象,这正是碎片化时代稀缺的沟通智慧。
站在书店诗词专区,发现《手机摄影构图指南》旁放着《宋词三百首》。这看似违和的搭配,实则暗示着当代人的精神需求——我们既追求实用技能,也渴望保留触摸文字美感的能力。或许所谓“能诗会赋”,不过是让灵魂在奔波途中,仍能听见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