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án
  • ku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ì yán rú kuáng

成语解释:狂:疯狂。像发疯一样地胡言乱语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河北道士》:“宣和七年正月望夜,京师太一宫张灯,观者塞道。二人坠于池,宫率急拯之,不肯上,肆言如狂。”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肆言如狂

英文翻译:Talk like crazy

肆言如狂的意思

肆:1.任意而行,不顾一切:肆无忌惮。肆行无忌。2.铺子;商店:市肆。酒肆。3.数目“四”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狂:1.精神失常;疯狂:发狂。丧心病狂。2.猛烈;声势大:狂风。狂奔。3.纵情地、无拘束地(多指欢乐):狂喜。狂欢。4.狂妄:狂言。你这话可说得有点儿狂。

成语评论

肆言如狂”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形容一个人说话毫无顾忌,像发疯一样口无遮拦。比如在历史剧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大臣当着皇帝的面激烈批评朝政,甚至用夸张的言辞指责皇帝的失误,旁边的人吓得直冒冷汗,这就是“肆言如狂”的典型表现。

为什么古人会创造这样的成语?其实这和传统社会对“言责”的重视有关。过去人们讲究“慎言”,而“肆言如狂”恰恰刻画了打破这种规矩的行为。比如《红楼梦》里焦大醉酒后大骂贾府众人,虽然他说的是事实,但过于激烈的表达方式反而让他的话失去说服力——这种反差正是成语的精髓所在。

现代生活中能用这个成语吗?当然可以!想象公司会议上,有位同事突然站起来痛批领导决策,不仅列举二十条罪状,还手舞足蹈地把文件摔在桌上。事后大家议论:“他今天真是肆言如狂啊。”不过要注意,这个成语通常带点批评意味,暗示说话者欠缺分寸感。

有趣的是,我发现这个成语在当代有了新解读。有些自媒体博主故意用夸张言辞吸引流量,看似“肆言如狂”,实则是精心设计的表演。这提醒我们:语言的力量不仅在于内容本身,更在于表达方式的分寸把握。就像炒菜放盐,太少没味道,太多毁整锅——说话之道亦是如此。

下次遇到激烈争论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像面镜子,既照见直言者的勇气,也映出失控者的莽撞。真正的沟通高手,懂得在真诚表达与得体分寸之间找到平衡点。毕竟,能让别人听进去的话,才是真正有力量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