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ǐ
  • yán
  • rén
  • g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ǐ yán rén guò

成语解释:以议论别人的过错为可耻。

成语出处:唐李华《御史中丞壁记》:“汉文好黄老,而公卿耻言人过。举盛德则仪形着矣,焉用察察缺缺以恟生人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恥言人過

英文翻译:Shameful speech

耻言人过的意思

耻:1.羞愧;羞愧的事:可耻。奇耻大辱。2.认为羞辱:不耻下问。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过:[guò]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7.探望;拜访:过访。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10.传染:这个病过人。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guo]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guō]姓。

成语评论

哎呦,说到“耻言人过”这成语,你肯定听过吧?说白了就是“以谈论别人的过错为耻”。比如同事A工作出了差错,同事B明明发现了却闭口不谈,怕伤和气,这就叫“耻言人过”——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职场里挺常见?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为啥有人宁可憋着也不愿指出问题呢?”害,这得看情况!有些人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被说多管闲事;还有些人可能是性格内向,担心对方听了会翻脸。举个栗子,朋友聚会时有人衣服沾了菜汤,你犹豫半天最后选择假装没看见,这就是典型的“耻言人过”心态在作祟。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态度到底算优点还是缺点?个人觉得得分场合。比如说医生发现同行误诊却不说,那问题就大了;但如果只是朋友间的鸡毛蒜皮,睁只眼闭只眼反而能维持关系。这就好比炒菜放盐——放多了齁得慌,放少了又没味儿,关键得把握火候。

其实啊,古人造这个词的时候可能想强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咱现在得辩证看问题:完全不提别人的错容易纵容问题,可整天揪着别人的小辫子也招人烦。打个比方,就像修剪盆栽,剪太狠会秃,不修剪又会疯长,分寸感才是王道。

最后扯句实在的,现在社会讲究高效沟通,有时候直接点反而更省事。不过要是对方脸皮薄,咱还是得拐个弯儿提醒——你看,这不就是“耻言人过”的现代改良版嘛!

"耻言人过"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