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ěr bìn sī mó
成语解释: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撕:同“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顺手拉了彩云的手,耳鬓撕磨的端相的不了,不知不觉两股热泪,从眼眶中直滚下来。”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男女相恋
繁体字形:耳鬢撕磨
英文翻译:deep affection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鬓:鬓角,面颊两边靠近耳朵前面的地方;也指这个部位所长的头发:两鬓苍苍。
撕:用手使东西(多为薄片状的)裂开或离开附着处:把布撕成两块。把书页撕破了。把墙上的标语撕下来。
磨:[mó]1.摩擦:脚上磨了几个大泡。我劝了他半天,嘴唇都快磨破了。2.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磨刀。磨墨。磨玻璃。铁杵磨成针。3.折磨:他被这场病磨得改了样子了。4.纠缠;磨烦(mò·fan):这孩子可真磨人。5.消灭;磨灭:百世不磨。6.消耗时间;拖延:磨洋工。磨工夫。[mò]1.把粮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一盘磨。电磨。推磨。2.用磨把粮食弄碎:磨面。磨豆腐。磨麦子。3.掉转;转变:把汽车磨过来。我几次三番劝他,他还是磨不过来。
哟,你别说,“耳鬓撕磨”这成语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亲热劲儿!比如小张和小李这对发小,打小就一起上学、打球,连写作业都得凑一块儿,脑袋都快贴到对方耳朵边儿了——这不就是活脱脱的“耳鬓撕磨”嘛!
哎,等等!有人可能挠头了:“这词儿只能形容情侣腻歪吗?”嘿,您可别误会!隔壁王奶奶每天给老伴儿掏耳朵,老两口边唠嗑边笑,鬓角的白发都蹭到一块儿去了。您瞧,这词儿啊,说的就是那种特别近的、带着温度的关系。
要我说啊,现在大伙儿捧着手机的时间比跟人贴脸说话都多。您琢磨琢磨,地铁里多少人耳朵贴着手机刷视频,倒把身边活生生的人给晾着?这时候要是能来点“耳鬓撕磨”式的交流,保不齐比十个表情包都来得暖心!
不过话说回来,这成语也有讲究。您看《红楼梦》里宝玉黛玉拌嘴那会儿,两人气得脸红脖子粗,可转眼又凑到一处说悄悄话——这种又闹腾又亲密的劲儿,可不就是“耳鬓撕磨”最生动的注脚?说白了,重点不在物理距离,而是那份扯不断理还乱的情分。
要我说啊,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社恐”,倒不如学学这成语里的智慧。您看公园里下棋的老爷子们,脑袋都快顶到棋盘上了,边斗嘴边乐呵,这不就是现成的“耳鬓撕磨”式社交?比起隔着屏幕点赞,这种热乎气儿才叫真生活呢!
说到底,“耳鬓撕磨”就像碗热汤面,要的就是那份冒着热乎气的亲近感。您要是哪天见着俩小娃娃蹲路边看蚂蚁搬家,小脑袋瓜都快贴到一块儿去了——哎,这不就是最天然去雕饰的“耳鬓撕磨”现场教学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