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ǎo
  • chù
  • z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ǎo jì chù zhì

成语解释:黜陟:指官吏的进退升降。考核官吏的政绩好坏来决定升降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上》:“于是建诸侯之贤者以为牧,故以考绩黜陟,不统其政,不御其民。”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官场等

繁体字形:考績黜陟

英文翻译:Performance appraisal

考绩黜陟的意思

考:1.测验;考试:高考。大考。2.提出问题让对方回答:一下子被考住了。3.检查:考勤。4.研究:考古。5.指死去的父亲:先考。

绩:1.把麻和棉搓(cuō)捻成线:纺绩。绩麻。2.功业;成果:成绩。战绩。

黜:降职;罢免;废除:黜退。罢黜。

陟:登高;上升:陟彼高岗。

成语评论

考绩黜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讲的是根据考核成绩决定官员升降,类似今天职场里的“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比如一家互联网公司推行末位淘汰制,连续三个月业绩垫底的团队会被重组,这就是典型的“考绩黜陟”场景。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制度会不会太残酷?关键在于如何平衡标准。某地教育局曾用学生成绩作为教师晋升唯一指标,结果出现集体补课乱象。后来加入教学创新、家长满意度等多元考核,反而让教师团队焕发活力——这说明考绩黜陟本身是工具,用得好能激活组织,用不好会适得其反。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物业公司每月公示保洁员评分,连续获五星的员工能优先选服务区域,服务差的则要重新培训。这种透明化的考绩方式既让居民受益,又给劳动者明确努力方向,比单纯扣奖金更有人情味。

个人认为,现代管理中“考绩”需要更多温度。像某科技公司把代码贡献量和跨部门协作能力按3:7加权,既保证专业度又鼓励团队精神。这种改良版的考绩黜陟制度,或许更符合当代组织发展需求。

其实考绩黜陟思维早已渗透日常生活。健身App里的运动排行榜、读书会的月度打卡奖励,本质上都是通过量化激励促进行为改变。关键在于设定合理目标,既要有一定挑战性,又不能让人望而生畏——就像游戏里的成就系统,通关太难会弃玩,太简单又没意思。

未来组织管理可能会更强调动态平衡。某咨询公司试点“弹性升降”机制,季度考核未达标者不是直接降职,而是进入为期三个月的改进项目,配备导师和资源支持。这种改良做法既保留竞争压力,又给予成长机会,或许能为传统考绩黜陟注入新活力。

"考绩黜陟"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