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ǎo jì fú lì,zhì zài qiān lǐ
成语解释:骥:骏马,千里马;枥:马槽。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老年人
繁体字形:老驥伏櫪,志在千裏
英文翻译:A strong old man with great ambition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骥:1.好马:按图索骥。2.比喻贤能。
伏: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隐藏:潜伏。伏击。昼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伏诛。6.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7.姓。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
枥:1.马槽:老骥伏枥。2.同“栎”(lì)。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老马虽然趴在马槽边,但心中依然向往着千里之外的征程。它常用来比喻人虽年老,仍怀有雄心壮志。比如:“张教授退休后依然每天研究新课题,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说只要脑子还能动,就要为社会做贡献。”
为什么用“老马”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其实这源于曹操的《龟虽寿》一诗,老马象征经验丰富、体力衰退但精神不衰的形象。用动物作比喻,既生动又避免了直接说“人老”可能带来的消极感,反而突出了积极内核——年龄无法限制追求。
现代人还能用这个成语吗?当然可以!比如创业者王姐55岁开始学编程,同事劝她“别折腾”,她却说:“老骥伏枥又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只要心里有目标,60岁也能开辟新赛道。”这种用法既保留了原意,又赋予时代特色。
我发现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想象中更多:社区里的退休教师免费开辅导班,70岁的马拉松爱好者坚持参赛,这些都在印证“心若不老,岁月难催”。与其说这是赞美坚持,不如说是对生命力的致敬——重要的不是生理年龄,而是看待未来的视角。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现在也被拓展到新场景。比如某科技公司重用返聘的工程师,负责人说:“老员工就像‘伏枥的老骥’,他们的经验能带团队走得更远。”这说明在现代职场中,资深群体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
或许有人会问:强调“不服老”会不会造成压力?关键在于平衡。成语的本意是激励而非强迫,就像登山时拄拐杖的老者,快慢由心而不失方向。真正的“志在千里”不是和年轻人比拼速度,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持续前行。
黄昏时分的公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打太极的老人、写生的银发画家、组团旅游的“夕阳红”队伍……他们用行动证明,生命的精彩从不在意起点或终点,重要的是始终带着探索的热情奔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