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ǎo
  • wáng
  • mài
  • gu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ǎo wáng mài guā

成语解释:比喻自己称赞自己的货色好或本领高强

成语出处:杨啸《大字报》:“这是我出的大字报呵!那不成了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老王賣瓜

英文翻译:praise one's own work or goods

老王卖瓜的意思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王:[wáng]1.君主;最高统治者:君王。国王。女王。2.封建社会的最高爵位:王爵。亲王。王侯。3.首领;头目:占山为王。擒贼先擒王。4.同类中居首位的或特别大的:蜂王。蚁王。王蛇。花中之王。5.辈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强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称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卖:1.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卖房子。把余粮卖给国家。2.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卖国。把朋友给卖了。3.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卖劲儿。卖力气。4.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卖功。卖弄。卖俏。5.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卖炒腰花。6.姓。

瓜:1.蔓生植物,叶子像手掌,花多是黄色;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如西瓜、南瓜、冬瓜、黄瓜等。2.这种植物的果实。3.(Guā)姓。

成语评论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老王非要夸自己的瓜?是真的瓜甜,还是怕别人不知道?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张在公司年会上主动展示自己设计的项目成果,同事笑他“像老王卖瓜”,他却说:“不主动讲,谁知道这项目背后的故事?”你看,这里的“老王卖瓜”不再是贬义,反而成了“主动争取机会”的代名词。

有人会问:“自卖自夸是不是太功利了?”其实关键在于“怎么夸”。就像邻居李阿姨在菜市场卖自家种的西红柿,她会诚实地说:“今年雨水多,个头比去年小,但自然熟透的特别甜。”这种带着真实细节的“自夸”,反而让人更想尝一口。

我观察到,现代社会信息爆炸,酒香也怕巷子深。朋友小陈开的面包店坚持不挂招牌,结果开业三个月门可罗雀。后来在社交媒体发了几条制作过程视频,配上“面粉用进口的,发酵足12小时”的说明,第二天就排起了长队。这算不算新时代的“老王卖瓜”?

有趣的是,心理学研究显示:适度自我展示能提升可信度。就像求职时既不能过分谦虚,也不能满口空话。有个应届生在简历写“连续三年帮家里看水果摊,练就快速分辨西瓜生熟的眼力”,用人单位反而觉得这个“老王卖瓜”式的经历真实可爱。

下次看到“老王卖瓜”的现象,不妨先别急着下判断。那个在家长群晒孩子奖状的妈妈,可能只是想获得认同;朋友圈里分享读书笔记的同事,或许在寻找同好。只要内容真实、方式得体,这种自我展示就像给生活加了盏聚光灯,让值得被看见的事物真正发光。

说到底,“老王卖瓜”的本质是信息传递的需求。古代集市没有广告牌,现代人面对海量信息也需要“吆喝”。关键是把“自夸”变成“自信的分享”,让每个“老王”都能找到欣赏他瓜甜的人,也让每个顾客都能遇到真正的好瓜。

老王卖瓜的造句

  1. 造句 这不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2. 造句 虽然这么说有些老王卖瓜的意味,不过我的耳朵要是被仔细使用的。
  3. 造句 哟哟哟,你还真是老王卖瓜,自吹自夸啊!
  4. 造句 老王卖瓜,自夸了之后,要真的开出来又甜又香,老王才有资格自夸。
  5. 造句 这要是让外面人听到了,可不是要说自家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嬷嬷,……”。
  6. 造句 刘立涛得知她这种心态,只说她是老王卖瓜。
  7. 造句 王鹰撑起身子,衣袖不断的抹着嘴角,所有的傲气在刚刚都被打散,北海很大,北海也很小,平江很大,平江也很小,鹰爷,老王卖瓜罢了。
  8. 造句 此刻,楚小白的脑海里,浮现出那个看似严肃的中年书生,眉头也舒展了许多,丝毫没有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的觉悟,赞同道:我师父他的确是个真正的高人。

"老王卖瓜"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