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uì xiāo hóng jiǎn
成语解释:形容女子姿容减退。
成语出处:宋·柳永《八声甘州》词:“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女性
繁体字形:翠消紅减
英文翻译:Green and red
翠:1.绿色:翠绿。苍翠。翠微(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2.〔翠鸟〕属鸣禽类,形似杜鹃,嘴长,头部深橄榄色,有青绿色斑纹,背青绿色,腹赤褐色,尾短,捕食小鱼。3.指“翡翠”(硬玉):翠玉。翠镯。珠宝翠钻。
消:1.消失:烟消云散。冰消瓦解。红肿已消。2.使消失;消除:消毒。消炎。打消。3.度过(时间);消遣:消夜。消夏。4.需要(前面常带“不、只、何”等):不消说。只消三天。5.姓。
红:[hóng]1.像鲜血的颜色:红枣。红领巾。2.象征喜庆的红布:披红。挂红。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红运。开门红。满堂红。他唱戏唱红了。4.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军。又红又专。5.红利:分红。6.姓。[gōng]见〖女红〗。
减:1.从总体或某个数量中去掉一部分:削减。裁减。减员。偷工减料。五减三是二。2.降低;衰退:减价。减色。工作热情有增无减。人虽老了,干活还是不减当年!
哎,你别说,“翠消红减”这成语听着就带点诗意,但实际用起来可咋整呢?举个栗子吧:“秋天一到,花园里翠消红减,只剩几株菊花倔强地开着。” 你看,这不就形象地描绘了季节更替时草木凋零的画面?
这时候可能有人问:“这成语只能形容自然景色吗?” 嘿,当然不是!比如写人物故事也能用:“她大病初愈,镜中人早已翠消红减,唯有眼神依旧清亮如初。” 说白了,只要和“逐渐褪色、衰败”沾边的情境,都能套这个成语。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点——这成语自带“对比美学”。你看啊,“翠”和“红”本来是鲜艳的颜色,“消”和“减”却让它们逐渐暗淡,这种反差反而让画面更有冲击力。就像咱生活中,有时候失去反而能衬托出曾经的美好,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用这类成语的人越来越少了。依我看啊,老祖宗留下的这些词儿就像调色盘里的颜料,不用多浪费!下次写东西时,试着把“翠消红减”这种成语当调味料撒两句,保准能让文字更有味道。不信?你现在就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