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ún jū xué chǔ
成语解释:原始人类聚群而居,住于山洞之中。比喻粗野无知,见闻浅陋。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人人抵掌,欲为不善之计。”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远古时代的人
繁体字形:羣居穴處
英文翻译:dwell in caves and live in groups
群: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群。鸡群。建筑群。成群结队。2.众多的人:超群。群言堂。群策群力。3.成群的:群峰。群居。群集。4.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一群孩子。一群马。5.姓。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迁居。民居。故居。3.在(某种位置):居左。居首。4.当;任:居功。以专家自居。5.积蓄;存:居积。奇货可居。6.停留;固定:变动不居。岁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居。沙锅居。8.姓。
穴:1.岩洞。泛指地上或某些建筑物上的坑或孔:洞穴。孔穴。穴居。空穴来风。2.动物的窝:巢穴。虎穴。蚁穴。3.墓穴:土穴。砖穴。4.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位、穴道。5.(Xué)姓。
处:[chǔ]1.居住:穴居野处。2.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处得来。处不来。他的脾气好,挺容易处。3.置身在(某地、某种情况等):地处闹市。处变不惊。设身处地。我们工厂正处在发展、完善的阶段。4.处置;办理:论处。处理。5.处罚:处治。惩处。处以徒刑。6.姓。[chù]1.地方:住处。心灵深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一般比局低,比科高),也指某些机关:科研处。总务处。办事处。联络处。
“群居穴处”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一群人挤在洞穴里取暖、分食、抵御野兽。但仔细想想,这种生存模式真的只属于过去吗?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大学宿舍里六个学生共处一室,有人负责带早餐,有人帮忙占座,还有人主动打扫卫生。这不就是现代版的“群居穴处”吗?表面看是空间共享,内核其实是资源整合与分工协作。就像原始部落里有人负责生火、有人专精狩猎,当代年轻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实践着古老智慧。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集体生活不会引发矛盾吗?其实这正是成语的深层启示。洞穴里的原始人必须建立规则才能共存,就像合租的室友要制定值日表。去年我和三个朋友创业时,二十平米的办公室既是工作区又是休息室,我们甚至发明了“静音手势”——谁做出这个动作,其他人就会自动降低音量。这种自发形成的秩序,正是群居智慧的现代演绎。
如今远程办公盛行,数字洞穴正在取代物理空间。视频会议里同时出现睡衣和西装,共享文档取代了洞穴墙壁上的壁画记录。有个做游戏开发的朋友说,他们的跨国团队就像电子游牧民族,在云端构筑着新型的群居生态。这让我想到:人类从没真正离开过“洞穴”,只是不断在重构协作的容器。
观察街头巷尾的便利店,凌晨两点依然亮着的招牌,何尝不是都市人的精神洞穴?外卖骑手在店里取暖,加班族捧着关东煮闲聊,这些短暂交汇的群居时刻,延续着人类最本真的联结需求。或许我们骨子里始终住着那个穴居祖先,只是把火塘换成了霓虹灯,将兽皮改造成了冲锋衣。
下次看到广场上跳集体舞的大妈,或是电竞酒店里组团开黑的年轻人,不妨换个视角:这何尝不是文明演进中的新穴居形态?当独居成为趋势,这些自发形成的微型社群,反而成了对抗原子化生活的解毒剂。就像我常去的社区咖啡馆,熟客们渐渐形成了借酱油、代收快递的默契,这种现代洞穴里的温情,比Wi-Fi信号更让人感到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