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ěi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ěi yī yù shí

成语解释:玉食:比喻珍异的食物。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优裕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所谓君者,受尊号,享荣名,美衣玉食,崇阶华宫,乘高车,驾上驷,府库充盈。”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奢华的生活

繁体字形:美衣玉食

英文翻译:Beautiful clothes and jade food

美衣玉食的意思

美:1.美丽;好看(跟“丑”相对):这小姑娘长得真美。这里的风景多美呀!2.使美丽:美容。美发。3.令人满意的;好:美酒。价廉物美。日子过得挺美。4.美好的事物;好事:美不胜收。成人之美。5.得意:老师夸了他几句,他就美得了不得。6.姓。7.指美洲:南美。北美。8.指美国:美圆。美籍华人。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成语评论

美衣玉食”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常被用来形容生活优渥、衣食无忧的状态。比如有人这样举例:“她从小生活在美衣玉食的环境里,连书包都是定制款。”但这样的生活真的代表幸福吗?我们不妨先拆解成语本身——“美衣”指向物质享受,“玉食”则暗含精致追求,合起来更像一种对生活品质的具象化表达。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人还用得上这个成语吗?其实它的应用场景比想象中更广。比如同事闲聊时说:“别看老王天天晒米其林餐厅,这种美衣玉食的日子反而让他胖了十斤。”这里既点出了物质丰裕,又带出过度享受的副作用。成语的妙处就在于,四个字就能引发对生活方式的思考。

文学作品中如何运用这个词?《红楼梦》里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作者并未直接描写她的穿着,却通过“美衣玉食养大的千金”让读者瞬间建立人物形象。这种用法比堆砌外貌描写更高效,因为它触发了人们对特定生活状态的联想记忆。

值得讨论的是,美衣玉食是否必然带来精神满足?我曾在古镇见过穿粗布麻衣的手艺人,他们捧着粗茶淡饭却笑得开怀。这让我想到成语背后的本质——它描绘的是物质表象,而非幸福内核。就像有人用最新款手机却焦虑失眠,有人用老式按键机反而活得踏实。

当代社会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外卖平台上“轻食沙拉套餐”被标注为“都市人的美衣玉食”,网红餐厅里摆盘精致的料理配上“吃出仪式感”的广告语,都是传统成语在现代语境下的变形延伸。这种演变恰恰说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定义已从单纯的物质占有转向体验价值。

下次听到这个词时,不妨多问一句:穿得美、吃得贵就是理想生活吗?答案或许藏在街头巷尾那些穿着围裙煮面的老师傅身上,藏在图书馆里捧着旧书做笔记的学生身上。美衣玉食不该是人生目标,而是生活选择的其中一种可能性——关键要看衣裳是否裹住自由,美食是否滋养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