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ěi rén xiāng cǎo
成语解释: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成语出处:汉 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象征忠君爱国思想
繁体字形:美人香艸
英文翻译:patriotic and loyal to the throne
美:1.美丽;好看(跟“丑”相对):这小姑娘长得真美。这里的风景多美呀!2.使美丽:美容。美发。3.令人满意的;好:美酒。价廉物美。日子过得挺美。4.美好的事物;好事:美不胜收。成人之美。5.得意:老师夸了他几句,他就美得了不得。6.姓。7.指美洲:南美。北美。8.指美国:美圆。美籍华人。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香:1.(气味)好闻(跟“臭”相对):香水。香皂。这花真香。2.食物味道好:饭很香。3.吃东西胃口好:这两天吃饭不香。4.睡得踏实:睡得正香呢。5.受欢迎;被看重:吃香。这种货物在农村很香。6.香料:檀香。沉香。龙涎香。7.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气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线香。蚊香。烧一炷香。8.亲吻:香面孔。9.姓。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草绳。草鞋。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草书。草写。真草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拟。
“美人香草”这个词听起来诗情画意,但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德或理想化的追求。比如《离骚》中,屈原用香草象征美德,以美人代指明君,字里行间藏着对理想的执着。举个例子:“他笔下的主角如空谷幽兰,既有美人香草的清雅,又有直面现实的勇气。” 这样的描写既点出人物的脱俗特质,又暗示了其内在的坚持。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香草’和‘美人’作比喻?” 这其实和古人“托物言志”的传统有关。就像现代人用玫瑰表达爱情,古代文人则通过自然意象寄托情怀。比如描述一位坚守原则的官员:“他在宦海沉浮二十年,始终保持着香草般的纯粹,宛如乱世中的一抹月光。”这样的句子既避免了直白说教,又让抽象品格变得鲜活可感。
在当代创作中,“美人香草”的意象依然焕发着生命力。比如某部获奖小说里写道:“她站在钢铁森林般的城市中,手提竹篮采撷野菊,这份不合时宜的坚持恰似现代版的美人香草。” 这种古今碰撞的写法,让传统意象有了新的解读空间。个人认为,这种隐喻手法之所以动人,正因为它触动了人们心中对纯粹美好的永恒向往。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类成语时不必拘泥字面。曾见某导演这样评价自己的电影:“镜头里没有真正的鲜花美人,但每个画面都在诉说对生命的热忱——这才是我想表达的‘香草精神’。” 这种创造性转化说明,传统文化元素完全可以在现代语境中找到共鸣点。就像培育新品种的兰花,既要保留基因里的幽香,也要适应新的土壤。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坚持自我的人,或许可以这样形容:“她像长在水泥缝里的蒲公英,没有温室花朵的娇艳,却自带香草美人的风骨。” 这种比喻跳出了才子佳人的套路,反而更贴近当代人的生存状态。说到底,“美人香草”的内核不在于表象的唯美,而在于那份超越时代的、对美好的笃定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