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uē yuè zài yuán
成语解释:比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南牢记》第一折:“他既断弦再续,俺也缺月再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夫妻等
繁体字形:缺月再圓
英文翻译:Missing the moon and getting round again
缺:1.缺乏;短少:缺人。缺材料。庄稼缺肥缺水就长不好。2.残破;残缺:缺口。完满无缺。这本书缺了两页。3.该到而未到:缺勤。缺课。缺席。4.旧时指官职的空额,也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出缺。肥缺。补一个缺。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再:1.表示已经重复的动作用“又”,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用“再”:这部书前几天我又读了一遍,以后有时间我还要再读一遍。b)表示更加:高点儿,再高点儿。再多一点儿就好了。c)表示如果继续下去就会怎样:学习再不努力,就得留级了。离开车只剩半个钟头了,再不走可赶不上了。d)表示即使继续下去也不会怎样:你再解释,他也不会同意的。e)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结束之后:咱们看完了这个节目再走。你把材料整理好再动笔。f)表示另外有所补充:再则。再不然。院子里种着迎春、牡丹、海棠、石榴,再就是玫瑰和月季。2.再继续;再出现:青春不再。良机难再。3.姓。
圆:1.圆周所围成的平面。2.圆周的简称。3.形状像圆圈或球的:圆桌。滚圆。滴溜圆。圈画得很圆。4.圆满;周全:这话说得不圆。这人做事很圆,各方面都能照顾到。5.使圆满;使周全:圆场。圆谎。自圆其说。6.我国的本位货币单位,一圆等于十角或一百分。也作元。7.圆形的货币:银圆。铜圆。也作元。8.姓。
“缺月再圆”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残缺的月亮会重新变圆,常用来比喻分离的人终将重逢,或者事情经历波折后恢复圆满。比如:“老张和妻子因误会分开三年,如今缺月再圆,两人在孩子的毕业典礼上相拥而泣。”这样的场景,既点出了分离的遗憾,又传递了团聚的温暖。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人要用月亮的变化来比喻人际关系的分合?其实,月亮的阴晴圆缺是自然规律,但人的聚散却充满不确定性。用“缺月再圆”作比,恰恰是在不确定中寄托一种笃定——就像黑夜总会过去,暂时的离别也可能迎来转机。比如朋友吵架后冷战数月,某天因为共同解决一个项目难题而冰释前嫌,这便是现实版的“缺月再圆”。
再往深处想,这个成语是否只能用在人际关系中?并非如此。我曾见过一家濒临倒闭的老字号餐馆,老板咬牙改进菜品、优化服务,两年后重新成为社区热门打卡地。这种绝处逢生的故事,何尝不是另一种“缺月再圆”?它提醒我们:低谷时不必绝望,只要方向正确,时间会酝酿转机。
不过,这个成语也隐含一个前提——当事人要主动修补裂痕。就像月亮的圆缺需要时间流转,人的努力同样需要积累。去年邻居王姨家的果园遭遇冻灾,她每天凌晨起来给果树保温,最终迎来丰收季。这让我想到:所谓“再圆”,从来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耕耘的结果。
现代社会节奏快,人们容易对短期挫折感到焦虑。但“缺月再圆”像一盏小灯笼,在迷茫时给人照个亮。它不承诺具体的结果,却传递着朴素的智慧:接受残缺是常态,相信改变有可能。就像最近常听到的那句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或许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新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