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ǜ yī shǐ zhě
成语解释: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成语出处: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鹦鹉告事》:“其时仆妾辈并无所觉,惟有鹦鹉一只在堂前架上。……封鹦鹉为‘绿衣使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邮递员
繁体字形:緑衣使者
英文翻译:mail carrier
绿:[lǜ]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嫩绿。浓绿。桃红柳绿。青山绿水。[lù]义同“绿”(lǜ),用于“绿林、绿营、鸭绿江”等。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使:1.派遣;支使:使唤。使人去打听消息。2.使用:使拖拉机耕地。这支笔很好使。使上点肥料。3.让;叫;致使:办事使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4.假如。5.奉使命办事的人:使节。大使。公使。特使。学使(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
者: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强者。老者。作者。读者。胜利者。未渡者。卖柑者。符合标准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3.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两者缺一不可。4.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者,空气流动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词。义同“这”(多见于早期白话):者番。者边。
提到"绿衣使者",你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这个原本指代鹦鹉的成语,在现代语境中早已有了更温暖的含义。唐代《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富豪杨崇义家的鹦鹉因目睹命案全程,向官府作证破案,因而获封"绿衣使者"称号——那时的绿衣,是鹦鹉羽毛的天然色彩。
为什么如今的绿衣使者常让人联想到邮差?这要从民国时期说起。当时邮政系统统一采用墨绿色制服,在自行车叮铃声中穿梭街巷的邮递员,就像会说话的鹦鹉般传递着千家万户的悲欢。作家老舍曾在散文中写道:"绿衣使者叩门时,总能带来北平城外的春汛",这个比喻既保留了典故的灵性,又赋予职业新的诗意。
有人问:在微信秒达的今天,绿衣使者是否还有存在价值?去年冬天我在邮局遇到的故事或许能回答。有位老先生每月坚持手写家书,他说:"快递小哥送的是商品,绿衣使者送的是时光。"当盖着邮戳的信封被郑重交到收件人手中时,那种仪式感创造的期待与珍视,是即时通讯难以替代的温度。
这个成语的演变轨迹颇有意思:从灵禽到职业,从神话到现实,不变的是信息传递中承载的人情纽带。我常想,或许未来某天,穿着绿色工服的无人机操作员也会被称作"新时代绿衣使者"。只要人类对情感连接的需求不消失,这个称谓就会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若要用造句展现其双关意味,可以试试:"胡同口的绿衣使者风雨无阻,就像当年能言善辩的鹦鹉守卫着人间烟火。"这样的句子既呼应典故,又勾勒出现代市井的生活图景,让古老成语真正"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