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
  • suō
  • q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ǜ suō qīng lì

成语解释: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形容渔翁的打扮。

成语出处:唐·张志和《渔父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渔翁的打扮

繁体字形:緑簑青笠

英文翻译:Green sedge and green bamboo hat

绿蓑青笠的意思

绿:[lǜ]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嫩绿。浓绿。桃红柳绿。青山绿水。[lù]义同“绿”(lǜ),用于“绿林、绿营、鸭绿江”等。

蓑:蓑衣,用草或棕等编成的雨衣。

青:1.黑色:青布。青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4.青年:老中青。5.青海的简称。

笠: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可以遮雨、遮阳光:斗笠。竹笠。草笠。

成语评论

绿蓑青笠”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字面意思是“绿色的蓑衣,青色的斗笠”,乍一听像是描写渔翁的装束,但背后其实藏着更深的文化意蕴。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成语怎么用,以及它传递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问题一:绿蓑青笠能用在什么场景里?举个例子吧。比如写游记时,可以这样描述:“湖边坐着一位老翁,绿蓑青笠,独钓寒江,仿佛与喧闹的现代生活完全隔绝。”这里的“绿蓑青笠”不仅勾画出人物形象,更暗示了他超然物外的状态。它特别适合用来表现人物淡泊、与自然共处的画面。

问题二:这成语只能形容渔夫吗?当然不是!比如有人辞职去山里种菜,朋友调侃:“你这绿蓑青笠的架势,是要当现代陶渊明啊?”这里借用了成语的“隐逸”含义,既幽默又点出了对方追求简单生活的选择。可见,只要符合“质朴归真”的主题,都能灵活运用。

问题三: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绿蓑青笠”精神吗?我倒觉得特别需要。现在大家整天盯着手机,被信息轰炸得喘不过气。周末去郊外搭帐篷露营,或是阳台上种点小葱薄荷,何尝不是一种“绿蓑青笠”式的自我疗愈?这种精神不是要人真的去当隐士,而是提醒我们在快节奏中守住内心的宁静。

有个有趣的对比:古人穿绿蓑青笠是为了遮风挡雨,现代人买同款雨衣可能只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这个成语始终在提醒我们——生活的本质,或许就藏在最简单朴素的片段里。

下次看到细雨中的垂钓者,或是菜市场里挑着新鲜蔬菜的老农,试着用“绿蓑青笠”的眼光去观察。那些不被物质束缚的身影,那些专注于当下的瞬间,都在默默诠释着这个成语跨越千年的生命力。

暮色渐浓,江边的芦苇随风摇晃。远处几点灯火明灭,不知是谁披着雨衣蹲在船头,手中的渔网轻轻划开水面——这样的画面里,绿蓑青笠早已不只是衣饰,而成了人与自然对话的独特语言。

"绿蓑青笠"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