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éng
  • jiè
  • bǎ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éng yī jiè bǎi

成语解释:绳:纠正;戒:警戒。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成语出处:元·柯丹丘《荆钗记·遣音》:“依条按法,想绳一戒百谁不怕。”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警戒别人

繁体字形:繩一戒百

英文翻译:One rope, one ring, one hundred

绳一戒百的意思

绳:1.用各种纤维或金属丝拧成的条状物。2.特指木工用的墨线。引申指标准,再引申指按一定标准去制裁:绳墨。绳之以法。3.继续。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戒:1.防备;警惕:戒心。戒备。戒骄戒躁。2.同“”。3.戒除:戒烟。戒毒。他把酒戒了。4.指禁止做的事情:开戒。杀戒。5.佛教戒律:受戒。6.戒指:钻戒。7.姓。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成语评论

绳一戒百”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换成大白话其实就是“抓典型,警众人”。比如一个团队里有人迟到早退,领导如果只批评其他人而放过“老油条”,大家可能觉得规则是摆设;但如果公开处理那个最常迟到的人,其他人心里就会咯噔一下:“下次得注意了”。

有人问:“这成语是不是鼓励杀鸡儆猴?” 其实不完全对。核心在于通过规范个案来建立整体秩序,而不是单纯为了立威。比如小区里有人乱扔垃圾,物业在公告栏贴出监控截图并罚款50元,其他住户看到后,哪怕原本想偷懒的人也会默默多走几步去垃圾桶——这就是“处理一人,影响百人”的智慧。

不过现实中要注意分寸。前阵子某公司因为员工忘记关电脑,直接在全公司通报批评,结果反而引发抵触情绪。这就属于“绳子勒得太紧”——惩戒本身不是目的,关键要让规则被理解和接纳。就像教育孩子时,与其每次犯错都严厉惩罚,不如抓住一次机会讲透道理,效果反而更持久。

有人疑惑:“现在讲究人性化管理,这老方法还适用吗?” 其实只要调整形式就能焕发新活力。比如某互联网公司用游戏化思维做管理:每周统计代码错误率最低的团队发虚拟勋章,同时把典型错误案例匿名展示。既避免了当众批评的尴尬,又让所有人直观看到问题所在,这种“软性绳戒”反而更符合年轻人的接受习惯。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就像公园里插块“踩草坪罚款200”的牌子,可能比安排十个巡逻员更管用。不过时代在变,执行方式也要升级。与其依赖惩罚威慑,不如像交通法规那样,把“高清摄像头+短信提醒”结合起来——先预警再追责,既有人情味又不失原则,这才是现代版的“绳一戒百”。

最后想说,任何规则想要长久生效,本质上还是要靠共识而非强制。就像垃圾分类刚开始推行时,上海某小区用监控拍下乱丢垃圾的住户,却在公示时给照片打上萌萌的动物贴纸。这种带着温度的警示,既达到了教育目的,又保留了邻里情面,或许就是传统智慧与现代人文结合的最佳注解。

"绳一戒百"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