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 zhì shù shì
成语解释:继:继承;述:陈述。继承先人之志以言事理政
成语出处:《宣和书谱》第一卷:“一旦用王浚,唾手可行,故天下始一于晋。夫可谓继志述事之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繼志述事
英文翻译:Following records
继:1.继续;接续:继任。相继。中继线。前赴后继。2.继而:初感头晕,继又吐泻。3.姓。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述:陈说;叙述:口述。重述一遍。略述经过。上述各项,务须遵照执行。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提到“继志述事”,你可能会联想到“传承”和“延续”。比如,一位年轻的历史学者花费十年整理祖父的抗战日记,不仅是为了保存家族记忆,更是为了还原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这种行动本身,就是用实践诠释“继志述事”的内涵。
自问:什么是“继志述事”的核心?它不单是模仿过去,而是要在理解前人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环境赋予新的生命力。就像修复古建筑时,既保留原有的榫卯结构,又加入防震技术,让传统技艺与现代需求共存。
在杭州的龙井村,你会看到茶农们用祖传手法炒制新茶,但同时通过直播向年轻人讲解茶文化。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恰好印证了成语的现实意义——守正与创新从不对立。
自问:普通人如何践行这个概念?其实每个人都在参与“继志述事”。当父母把勤俭持家的习惯教给孩子,当师傅将独门手艺传给徒弟,甚至当程序员将开源代码优化后共享,都是在不同维度延续某种精神脉络。
有个有趣的现象:北京胡同里的咖啡馆,既保留着青砖灰瓦的外貌,又在室内采用智能照明系统。这种混搭风格反而吸引了更多游客,说明真正的传承不需要刻板复制,关键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共鸣点。
个人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继志述事”变得更像过滤器。它帮助我们筛选值得保留的精华,而不是盲目堆砌过往。就像整理旧物箱,重要的不是把所有东西都留下,而是选择那些能继续讲故事的物件。
最后不妨思考:你手机里保存的老照片,是否正在等待某个契机被重新解读?那些尚未书写完成的故事,或许正需要你添上属于这个时代的注解。这种承前启后的过程,本就是文明延续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