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ué yù yì fāng
成语解释:绝域:极远的地方。极远的异域他乡
成语出处:宋·苏轼《御试制科策一道》:“朝廷置灵武于度内,几百年矣,议者以为绝域异方,曾不敢近,而况于取之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絶域異方
英文翻译:The other side of the Jedi
绝:1.断:隔绝。络绎不绝。2.穷尽;净尽;没有出路的:绝望。弹尽粮绝。绝境。3.副词。1.极:绝大多数。绝妙。2.全然;绝对:绝无其事。4.独一无二的:绝技。5.气息中止;死亡:气绝。悲痛欲绝。6.绝句:七绝。
域:1.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疆域:区域。异域。域外。绝域。2.泛指某种范围:境域。音域。
异:1.有分别;不相同:异口同声。大同小异。日新月异。求同存异。2.奇异;特别:异香。异闻。3.惊奇;奇怪:惊异。深以为异。4.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5.分开:离异。异爨(亲属分家)。6.姓。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绝域异方”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描述的场景其实很常见。比如有人辞职去西藏开民宿,朋友感叹:“你这算是跑到绝域异方闯荡啊!”这里的“绝域异方”既指地理上的遥远,也暗示着脱离常规生活轨道的冒险意味。
这个成语只能形容地理位置吗? 不完全正确。某次读书会上,小王分享道:“科幻小说里的外星殖民地,对地球人来说就是绝域异方。”这说明它不仅指现实中的偏远地域,还能比喻认知层面的陌生领域。就像我们初次接触区块链技术时,那种既新鲜又茫然的感受,何尝不是精神层面的“绝域异方”?
在职场中也能活用这个成语。记得同事老李转岗做人工智能时说过:“从传统制造业跨到AI研发,感觉自己踏入了绝域异方。”这种职业赛道的转换,用四个字就勾勒出了跨越鸿沟的挑战与期待,比直白的“转行”更有画面感。
为什么现代人还需要这类古老成语? 我发现越是快节奏的时代,精准的成语越能高效传递复杂信息。比如形容创业者:“他们在商业蓝海中寻找绝域异方”,既点明了开拓未知市场的勇气,又暗含对机遇与风险的辩证思考,这种表达效率是白话难以替代的。
有个有趣的观察:当年轻人用“绝域异方”形容游戏里的新地图时,老辈人可能联想到丝绸之路上的古城。这种代际间的理解差异,恰恰证明了汉语的包容性——同一个成语既能承载历史记忆,又能焕发时代新意。
下次写游记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就像我记录冰岛之旅时写道:“站在杰古沙龙冰河湖前,恍若置身绝域异方。”冰川的幽蓝与死寂带来的疏离感,确实比“像在另一个世界”更有文学张力。好的成语就像调色盘里的钴蓝色,能让文字瞬间产生独特的氛围渲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