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ué bù hù duǎn
成语解释:护短:自讳过失。指丝毫不护着自己的短处或过失
成语出处:明·吕坤《呻吟语》第二卷:“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至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敢于承认缺点
繁体字形:絶不護短
英文翻译:Never protect
绝:1.断:隔绝。络绎不绝。2.穷尽;净尽;没有出路的:绝望。弹尽粮绝。绝境。3.副词。1.极:绝大多数。绝妙。2.全然;绝对:绝无其事。4.独一无二的:绝技。5.气息中止;死亡:气绝。悲痛欲绝。6.绝句:七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护:1.保护;保卫:爱护。护路。护航。护林。2.袒护;包庇:护短。官官相护。爸爸总是护着弟弟。
短:1.两端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a)指空间:短刀。裤子裁短了。b)指时间:短期。夏季昼长夜短。2.缺少;欠:理短。缺斤短两。别人都来了,就短他一个人了。短你三块钱。3.缺点:取长补短。说长道短。揭短儿。护短。
什么是“绝不护短”?简单来说,就是面对错误时,不因为对方是亲友或下属就包庇纵容。比如一个教练发现自己的队员在比赛中故意犯规,即便可能影响团队成绩,他仍选择公开批评并给予惩罚。这种行为是不是显得太无情了?其实不然,只有直面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一家公司的老板发现部门经理虚报业绩。如果老板选择私下“捂盖子”,团队风气会怎样?相反,若他主动纠正错误,甚至降职处理,短期内可能引发争议,但长期来看,团队反而会形成更健康的竞争意识。这里的核心矛盾在于——维护个人关系重要,还是维护规则更重要?
历史上有个经典案例。北宋名臣包拯审理侄子包勉贪污案时,顶着家族压力将其判刑。这个故事的动人之处不在于铁面无私的戏剧性,而在于它揭示了一个真相:真正的信任建立在规则之上,而非人情之中。有人认为这样做会破坏人际关系,但以我的观察,明确底线反而能让关系更纯粹。
现代职场中常见这样的困境:项目经理发现得力下属抄袭方案,是该装聋作哑,还是当众指出?我遇到过类似情况,选择在团队会议上严肃处理。结果出人意料——不仅当事人心服口服,其他成员的工作态度也明显改善。这说明什么?人们内心其实渴望公平的环境。
教育领域更能体现这个概念的价值。家长发现孩子考试作弊,是帮着找借口还是直面问题?有位教师朋友分享过:当她坚持让作弊学生补考时,家长最初激烈反对,但半年后这个学生主动道歉,成绩反而稳步提升。这验证了心理学中的“责任效应”——当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成长速度最快。
现实中的难点在于执行尺度。完全不讲情面可能显得冷酷,过度宽容又会失去原则。我的经验是:处理问题时对事不对人,纠正错误后给予改进机会。就像修剪树木,既要砍掉病枝,也要保留生长空间。这种平衡需要智慧,但正是这种智慧,让“绝不护短”从冰冷的成语变成温暖的成长契机。
当我们在讨论这个概念时,本质上是在探讨如何建立良性循环的社会关系。规则与情感并非对立面,就像钢筋与混凝土的关系——单独存在时脆弱,有机结合后却能筑成高楼。或许,真正的成熟不在于选择站哪边,而在于找到让两者共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