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ì yǐng huì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成语出处:清 忧患余生《序》:“而壹意孤行,为若辈绘影绘声,定一不磨之铁案。”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繁体字形:繪影繪聲
英文翻译:give a vivid and lifelike description
绘:画:描绘。绘画。
影:1.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影。花影。倒影。幻影。影壁。影响。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影无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影。含沙射影(喻暗地里诽谤中伤)。2.形象:摄影(照相)。留影。剪影。影印。影像。3.描摹:影写。影抄。影宋本。4.指“电影”:影评。影院。影片。影视(电影和电视)。影坛。
绘:画:描绘。绘画。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绘影绘声”这个词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老张在村口讲故事时,手舞足蹈地比划着:“那老虎的爪子有碗口大,吼一声震得树叶哗哗掉!”旁边的小孩听得缩脖子,仿佛真看到老虎从林子里扑出来。你看,这就是“绘影绘声”——用语言给人看画面、听声音的魔法。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描述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细节的颗粒度。比如形容下雨,如果说“雨很大”,这叫陈述事实;但要是说“雨点砸在铁皮棚顶上,叮叮咚咚像敲着千百面小鼓”,这就是绘影绘声。前者传递信息,后者创造体验。
我发现生活中很多矛盾都源于描述不够具体。上周邻居装修电钻声扰民,物业调解时,李阿姨抱怨:“他们天天在拆房子!”施工队却觉得委屈:“只是正常钻孔”。要是换成绘影绘声的表达:“每天上午九点,电钻声就像有人拿着锥子往我太阳穴上扎”,是不是更容易引发共情?
职场汇报里用这招更见效。新人小王汇报项目进度时说:“系统优化已完成”,领导听了毫无感觉。而改成:“昨天测试时,页面加载速度从3秒缩短到0.5秒,用户点击按钮时就像推开装了弹簧的门”,立马让数据变得鲜活。这就是语言画面感的力量。
下次给孩子辅导作文可以试试这个方法。与其说“游乐场很热闹”,不如带他观察:旋转木马放着《铃儿响叮当》,棉花糖机嗡嗡转着吐出粉色云朵,过山车上尖叫声和笑声混成一片…当文字能调动多重感官时,平淡的场景就有了生命力。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担心:太夸张会不会失真?其实绘影绘声不等于虚构,而是放大真实细节。就像摄影师用微距镜头拍露珠,事物本就存在,只是换个角度呈现。关键在于找到观察的切口——有时候,我们不是缺少精彩,而是缺少发现的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