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g
  • bāng
  • lùn
  • d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g bāng lùn dào

成语解释: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成语出处:《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經邦論道

英文翻译:Jingbanglun Dao

经邦论道的意思

经:[jīng]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经纱。经线。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经脉。经络。3.经度:东经。西经。4.经营;治理:经商。整军经武。5.上吊:自经。6.历久不变的;正常:经常。不经之谈。7.经典:本草经。佛经。念经。十三经。8.月经:行经。经血不调。9.姓。10.经过:经年累月。几经周折。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经他一说,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经不起。经得起考验。[jìng]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邦:1.国:邦交。友邦。邻邦。2.姓。

论:[lùn]1.分析和说明道理:评论。议论。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舆论。社论。历史唯物论。3.评定;看待:论罪。相提并论。4.介词。按照:论堆卖。论件计工。[lún]〔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成语评论

什么是"经邦论道"?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治理国家、讨论治国之道,但放到今天看,它更像是在说"既有实干能力又会讲道理"的本事。就像公司里既懂技术又擅长开会的部门主管,既能带着团队做项目,又能把复杂的工作流程讲得让实习生都听得懂。

记得前年参加行业论坛时,有位老专家现场演示了什么叫经邦论道。他先条分缕析地讲解新能源政策,接着话锋一转,用菜市场买菜打比方说明市场调节机制。当时我忽然明白,真正的专家不是只会掉书袋,而是能把专业知识"翻译"成生活语言。这种能力在当代社会特别珍贵,毕竟现在连小区物业开会都要既讲法规条文又安抚业主情绪。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数字时代了,这些传统智慧还有用吗?去年我帮朋友策划乡村振兴项目时深有体会。当我们用直播带货卖土特产时,既要考虑物流供应链(邦),又要设计接地气的带货话术(道)。有个返乡创业的姑娘就做得特别好,她边削竹笋边聊节气农事,直播间人气比专业主播还旺。

观察职场中的佼佼者会发现个有趣现象:技术大牛开始学管理沟通,销售冠军主动补行业知识。这或许就是当代版的经邦论道——专业硬实力和表达软实力就像自行车的两个轮子,缺了哪个都跑不快。我认识的一位程序员转型创业者,现在每周固定给团队开"代码故事会",把枯燥的技术文档变成武侠小说式的分享。

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是,这个成语里"经邦"在前"论道"在后。就像做菜要先备好食材才能讲究摆盘,没有实践根基的空谈就像沙滩城堡。去年参与社区改造项目时,设计师先跟着居民逛了三天菜市场才动手画图纸。这种"脚上沾泥巴,嘴里有蓝图"的工作方式,或许就是经邦论道在现代社会的生动演绎。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发现真正能影响他人的,往往是那些既能拆解复杂系统,又会讲人间烟火的人。就像教爸妈用智能手机,光讲操作流程不够,得说"这个就像你年轻时用的粮票,现在变成电子版了"。这种把"治国方略"转化为"家常道理"的本事,可能才是这个古老成语在智能时代的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