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g
  • lún
  • m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g lún mǎn fù

成语解释: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为经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也形容人很有学问。

成语出处:宋 洪炎《西渡诗集 闻师川谏议至漳州作建除字诗十二韵迓之》:“满腹怀经纶,笔间含露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人很有学问

繁体字形:經綸滿腹

英文翻译:Full of Jinglun

经纶满腹的意思

经:[jīng]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经纱。经线。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经脉。经络。3.经度:东经。西经。4.经营;治理:经商。整军经武。5.上吊:自经。6.历久不变的;正常:经常。不经之谈。7.经典:本草经。佛经。念经。十三经。8.月经:行经。经血不调。9.姓。10.经过:经年累月。几经周折。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经他一说,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经不起。经得起考验。[jìng]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纶:[lún]1.较粗的丝线,多指钓鱼的丝线:垂纶(钓鱼)。2.化学纤维的商品名称。中国暂行规定合成短纤维一律称作纶。长丝则在末尾加一“丝”字,如锦纶、锦纶丝、涤纶、涤纶丝等。[guān]〔纶巾〕古代一种青丝编织成的头巾。

满: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满了。装得太满了。2.使满:满上这一杯吧!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满。不满一年。4.全;整个:满身油泥。满屋子的烟。5.完全:满不在乎。满有资格。6.满足:满意。心满意足。7.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8.姓。9.满族:满人。

腹:1.指内心:腹案。腹议。2.指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壶腹。瓶腹。

成语评论

经纶满腹”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学问深厚、见识广博。比如一位历史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从商周青铜器讲到明清科举制,学生忍不住感叹:“张老师真是经纶满腹,连冷门典故都信手拈来!”这样的场景里,知识的积累就像编织绸缎,经纬交错间形成独特的智慧纹理。

有人可能会问:学问多就一定能解决实际问题吗?来看医院的例子。一位主任医师既能精准解读化验单,又能用通俗语言向家属解释治疗方案,甚至记得住患者三年前的用药记录。这种“经纶满腹”不仅需要书本知识,更离不开临床经验的经纬交织。正如老医生常说的:“诊断手册背得再熟,也比不上亲手摸过一千个病人的脉搏。”

现代职场中,这个成语又有了新注解。某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在讨论会上,既能用数据模型预测市场趋势,又能结合心理学分析用户习惯,最后还以设计思维画出产品原型。同事评价他“脑子里装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地图”,这种跨领域的知识储备,恰似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织就的创新锦缎。

值得思考的是,信息爆炸时代,“满腹经纶”是否会被AI取代?观察社区里的退休教师就明白:她组织读书会时,能把《红楼梦》的饮食描写转化成养生讲座,还能联系当下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这种将知识转化为温度的能力,恰是智能工具难以复制的“人的经纬”。

知识积累如同树木年轮,每一圈都记录着不同季节的风雨。有位非遗传承人说得好:“我记的不只是剪纸花样,还有祖辈口耳相传的节气歌、婚俗讲究,这些经纬线啊,离了哪根都构不成完整的文化图景。”这种浸润生活的学问,让“经纶满腹”超越了简单的知识堆砌,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立体网络。

看着博物馆里陈列的汉代织机,忽然觉得古人用“经纶”比喻学识实在精妙——纵线是系统化的专业知识,横线是触类旁通的跨界思维,只有经纬都足够强韧,才能织出既美丽又实用的智慧之布。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经纶满腹的人,总能把复杂事物说得清风拂面般透彻。

经纶满腹的造句

  1. 造句 李教授经纶满腹,出口成章。
  2. 造句 老先生经纶满腹,堪称我辈的楷模。
  3. 造句 毕业了,觉得自己满腹经纶满腹书,美酒佳肴待客沽。一时之间,志得意满。
  4. 造句 这上至皇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莫管你经纶满腹,学富五车,没有那每日三餐的饱饭,便是半个字都没力气说得出来。
  5. 造句 这个人,学富五车,经纶满腹,书法精炼,辞赋优美,是个难得的大才。
  6. 造句 院长摸了摸肚皮,似乎里经纶满腹,似如全世界就只有他会翻译。
  7. 造句 麓山钟灵秀畅意开篇经纶满腹自从容。
  8. 造句 但经纶满腹,刚直不阿,不惧邪祟,待人正直、肝胆相照。
  9. 造句 小满节气喜来临,送你祝福满意多,愿你:事业春风满面,笑容春色满园,表演高朋满座,文采经纶满腹,财富金玉满堂,切莫骄傲自满,万事称心满意。
  10. 造句 九天是历史上最神秘的组织,成员只有九人,他们或武功绝世,或富可敌国,或权达天下,或经纶满腹……他们完全已经超越了世界对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