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g wén wěi wǔ
成语解释: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成语出处:唐 许敬宗《定宗庙乐议》:“虽复圣迹神功,不可得而窥测,经文纬武,敢有寄于名言。”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
繁体字形:經文緯武
英文翻译:with both civil and military ability
经:[jīng]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经纱。经线。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经脉。经络。3.经度:东经。西经。4.经营;治理:经商。整军经武。5.上吊:自经。6.历久不变的;正常:经常。不经之谈。7.经典:本草经。佛经。念经。十三经。8.月经:行经。经血不调。9.姓。10.经过:经年累月。几经周折。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经他一说,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经不起。经得起考验。[jìng]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纬:1.织物上横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经”相对):经纬。纬纱。纬线。2.纬度:南纬。北纬。3.纬书:谶(chèn)纬。
武:1.关于军事的(跟“文”相对):武器。武装。武力。2.关于技击的:武术。武艺。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脚步:继武。踵武。见〖步武〗。
“经文纬武”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用经书编织文采,用兵法规划武功”,实际用来形容一个人既有文化修养,又有军事才能,或指代治国安邦需要文武兼备的能力。比如:“汉初张良既能运筹帷幄,又能著书立说,堪称经文纬武的典范。”这句话里,张良的谋略与学识恰好呼应了“文”与“武”的平衡。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强调“文”和“武”必须结合?比如,一个公司里,技术专家埋头研发(武)却不懂沟通协调(文),可能让团队效率降低;而只会写报告的管理者(文)若不了解业务细节(武),决策也容易脱离实际。文武兼备的本质,其实是“硬技能”与“软智慧”的融合。
再举个例子:疫情期间,某医院院长既要快速调配医疗资源(武),又要安抚患者情绪(文),这种能力就体现了“经文纬武”的现实意义。可见,它不仅是历史人物的标签,更是现代人解决问题的实用思维。
个人认为,当代社会对“文武双全”的要求更高了。比如程序员需要既懂代码(武)又懂用户体验(文),网红博主既要内容专业(武)又要表达生动(文)。与其说这是对完美的追求,不如说是一种动态平衡——用灵活的策略应对复杂挑战,比单方面突出更有生命力。
最后想抛个问题:如果“文”和“武”冲突了怎么办?比如创业时,坚持产品品质(武)可能导致成本过高,而过度迎合市场(文)可能失去特色。这时或许需要回归初心:真正的“经文纬武”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比例,像太极的阴阳,相反而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