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à qí lù yì

成语解释:纳:接纳;录:录用。接纳录用有奇异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9回:“今吾孙将军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选拔人才

繁体字形:納奇録異

英文翻译:Nachi recording

纳奇录异的意思

纳:1.收进来;放进来:出纳。闭门不纳。2.接受:纳降。采纳。3.享受:纳凉。4.放进去:纳入正轨。5.交付(捐税、公粮等):纳税。纳粮。6.姓。7.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纳鞋底子。

奇:[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录:1.记载;抄写:记录。登录。抄录。摘录。过录。有闻必录。2.录制:录音。录像。录放。录了一首歌。3.原指为备用而登记,后转指采取或任用:收录。录用。4.用作记载物的名称:目录。语录。同学录。回忆录。5.姓。

异:1.有分别;不相同:异口同声。大同小异。日新月异。求同存异。2.奇异;特别:异香。异闻。3.惊奇;奇怪:惊异。深以为异。4.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5.分开:离异。异爨(亲属分家)。6.姓。

成语评论

纳奇录异”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背后的含义其实很贴近我们的生活。比如一家初创公司为了开发新产品,专门邀请不同背景的成员加入团队:有人擅长数据分析,有人喜欢天马行空的创意,甚至还有专门研究冷门领域的专家。这种主动接纳“奇怪”想法、记录“另类”经验的做法,不正是纳奇录异的生动写照吗?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刻意关注那些看似不合常规的事物?举个例子,某位设计师在山区采风时,发现村民用藤条编织的捕鱼工具结构异常精巧。虽然和现代工业设计毫无关联,但他记录下这种传统工艺,后来竟在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中找到了应用场景。你看,看似“异类”的事物,换个视角可能就是突破瓶颈的钥匙。

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的日常工作有何启发?记得有位程序员朋友分享过,他们团队每周会预留专门时间讨论“最可能失败的想法”。有次某个实习生提出的荒诞方案,竟意外解决了困扰团队两个月的接口兼容问题。当我们主动为非常规思维保留空间时,往往会收获超出预期的惊喜。

在实践纳奇录异的过程中,我发现最关键的是保持开放而不评判的心态。就像参观现代艺术展时,与其急着说“这画的是什么”,不如先观察颜色如何碰撞、线条怎样流动。那些初看难以理解的创新,常常需要我们用新的认知框架去解码。这种思维弹性,或许正是应对快速变化时代的必备技能。

最后不妨想想:你手机里最常用的那个APP,它的核心功能是否源于某个曾被视作“无用”的创新?下次遇到与自己认知不符的观点时,试着多问一句:“这个看似奇怪的想法里,藏着什么我还没看懂的价值?”保持这种好奇与包容,或许就能在寻常处发现不寻常的风景。

"纳奇录异"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