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ng tí lǐng qiè
成语解释:提起网纲,挈住裘领。比喻抓住要领。
成语出处:明 宋濂《〈杜诗举隅〉序》:“一览之顷,纲提领挈,不待注释而其大旨焕然昭明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补语;指简明扼要
繁体字形:綱提領挈
英文翻译:Guiding principle
纲:1.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最主要部分:提纲挈(qiè)领。纲举目张。2.古指大批运输货物的组织:花石纲。3.生物分类系统所用等级之一。在门之下,目之上:鸟纲。哺乳纲。
提:[tí]1.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提纲挈领。2.引领(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3.说起,举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议。提名。提案。提要。4.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提审。提犯人。5.率领,调遣:提兵。6.取出:提取。提货。7.汉字笔形之一,即挑。8.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提。酒提。9.古代鼓名:“师帅执提”。10.姓。[dī]〔提防〕小心防备。[dǐ]投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领:1.颈,脖子:引领而望。2.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衣领。领口。领结。领带。领章。3.事物的纲要:领袖。要领。提纲挈领。4.带,引,率(shuài):带领。率(shuài)领。领头。领衔。5.治理的,管辖的:领海。领空。领土。领域。占领。6.接受,取得:领奖。领命。领款。领教(jiào)。招领。7.了解,明白:领悟。领略。心领神会。8.量词,用于衣服、席、箔等:一领席。9.古同“岭”,山岭。
挈:1.举起;提起:提纲挈领。2.带;领:扶老挈幼。
“纲提领挈”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其实它和更常用的“提纲挈领”意思相近,都比喻抓住关键、理清脉络。比如工作中遇到复杂的项目,领导说“咱们先纲提领挈,把流程梳理清楚再分工”,就是在强调别急着埋头苦干,先找到核心环节。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抓重点”有什么区别?举个例子,学生复习时如果只是划重点,可能还是零散的知识点;但若用纲提领挈的方法,先把课本目录做成思维导图,就能看到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后者不仅抓住重点,还构建了系统框架。
生活中怎么用这个成语呢?想象朋友吐槽:“家里装修搞得一团糟!”你可以回应:“要不要试试纲提领挈?先确定装修风格和预算,再选材料工人。”这里不仅提供了建议,还暗示了解决问题的层次感——先定方向,再处理细节。
有人担心:凡事都纲提领挈会不会太死板?其实关键在灵活运用。比如做短视频,虽然需要先规划内容结构(纲提领挈),但突发灵感也能随时调整脚本。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更像导航软件:设定好路线能避免迷路,遇到堵车时照样可以绕道。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依赖纲提领挈可能适得其反。就像写小说时如果只盯着主线剧情,反而会失去塑造人物的细腻机会。这时候需要暂时放下“纲领”,允许创作自由生长。中西方的管理思维差异也在这里:西方强调流程标准化,东方更重视动态平衡。
下次遇到复杂问题时,不妨先花10分钟画个关系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核心环节和次要因素,这种视觉化的纲提领挈方法,或许能让思路瞬间清晰。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筛选比收集更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