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ng
  • qiè
  • zh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āng qiè mù zhāng

成语解释:指撒网时,举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网眼都张开。比喻抓住主要环节,以带动其余;或抓住要领,条理分明。同“纲举目张”。

成语出处:清 魏源《道光丙戌海运记》:“于是南北并举,纲挈目张。”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补语、分句;比喻条理清楚

繁体字形:綱挈目張

英文翻译:once the headrope of a fishing net is pulled out , all its meshes open

纲挈目张的意思

纲:1.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最主要部分:提纲挈(qiè)领。纲举目张。2.古指大批运输货物的组织:花石纲。3.生物分类系统所用等级之一。在门之下,目之上:鸟纲。哺乳纲。

挈:1.举起;提起:提纲挈领。2.带;领:扶老挈幼。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张:1.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张嘴。张翅膀儿。张弓射箭。一张一弛。2.陈设;铺排:张灯结彩。大张筵席。3.扩大;夸张:虚张声势。4.看;望:东张西望。5.商店开业:新张。开张。6.a)用于纸、皮子等:一张纸。两张画。十张皮子。三张铁板。b)用于床、桌子等:一张床。四张桌子。七张犁。c)用于嘴、脸:两张嘴。一张脸。d)用于弓:一张弓。7.二十八宿之一。8.姓。

成语评论

纲挈目张”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就像整理渔网时抓住总绳(纲),网眼(目)自然就张开了——比喻抓住关键,其他环节就能轻松理顺。比如工作中,一个团队接到紧急项目,负责人先明确了核心目标和分工,结果大家迅速进入状态,效率翻倍。这就是典型的“纲挈目张”:抓住主线,细节自然顺畅。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优先处理重点”有什么区别?其实区别在于系统性。“纲挈目张”不仅强调抓重点,更强调通过重点带动全局。比如学生备考时,先梳理知识框架(纲),再填充具体知识点(目),比死记硬背更容易形成长期记忆。这就像拼图先拼边角,再填中间,整体进度反而更快。

生活中如何实践这个方法?假设你要组织家庭旅行,与其纠结订哪家餐厅,不如先确定出行日期和预算(纲)。当这两个关键点敲定后,交通、住宿等安排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自然推进。我亲测过这个方法,去年规划自驾游时提前锁定了路线图,结果连堵车时的备用方案都提前想好了三套。

为什么有些人做事总感觉手忙脚乱?观察发现,他们常犯的错误是“捡芝麻丢西瓜”。比如开线上会议时,有人反复纠结背景音乐的音量,却忘了准备核心汇报内容。这时候如果运用“纲挈目张”思维,先保证核心信息传达清晰,其他细节完全可以在会后优化。

现代职场中这个智慧尤其重要。我见过不少初创团队,初期盲目追求产品功能齐全,反而模糊了核心竞争力。后来调整策略,集中资源打造核心功能(纲),结果用户口碑爆棚,其他功能模块的开发反而获得了更多支持。这种思维方式,本质上是在信息爆炸时代对抗焦虑的解药。

下次遇到复杂任务时,不妨试试这个思维工具:拿出一张纸,把问题拆解成“必须解决的”和“可以延后的”。当你找到那个能牵动全局的“纲”,可能会惊喜地发现,原本以为的难题已经化解了大半。毕竟生活就像一团毛线,找到线头才能顺利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