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óng bù lēng dēng
成语解释:令人生厌的红色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紅不棱登
英文翻译:Red without edge
红:[hóng]1.像鲜血的颜色:红枣。红领巾。2.象征喜庆的红布:披红。挂红。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红运。开门红。满堂红。他唱戏唱红了。4.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军。又红又专。5.红利:分红。6.姓。[gōng]见〖女红〗。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棱:[léng]1.物体上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连接的部分:见棱见角。桌子棱儿。2.物体上条状的突起部分:瓦棱。眉棱。搓板的棱儿。[lēng]见〖刺棱〗、[líng]穆棱(Mùlíng),地名,在黑龙江。
登:1.(人)由低处到高处(多指步行):登山。登陆。登车。一步登天。2.刊登或记载:登报。登记。他的名字登上了光荣榜。3.(谷物)成熟:五谷丰登。4.姓。5.同“蹬”(dēng)。
“红不棱登”到底是个啥意思?举个例子:朋友送了我一件红不棱登的毛衣,颜色艳得像过年贴的春联,穿出门简直能闪瞎路人的眼。这成语就是形容颜色过于扎眼,红得让人看着别扭。
有人问:为啥非得用“红不棱登”这么怪的词?看这个例子就懂——装修师傅把我家墙面刷得红不棱登的,原本想要的奶茶色活生生变成了火锅底料色。这种夸张表达特别适合吐槽色彩搭配翻车的场景,比直接说“太红了”更有画面感。
这成语只能用在颜色上吗?也不尽然。比如我妈总说我买的那个红不棱登的马克杯,明明图案是抽象艺术,硬被说成像打翻的番茄酱。这里其实延伸到了视觉整体的不协调感,不只是颜色本身的问题。
有人疑惑:现在年轻人穿得花花绿绿,算不算红不棱登?我见过把荧光粉外套配翠绿裤子的穿搭,那才叫真·红不棱登。关键看整体是否辣眼睛,单件亮色单品用得好反而能成点睛之笔。
个人觉得这成语特别适合化解尴尬。上次同事的新口红涂得太艳,我开玩笑说“你这红不棱登的唇色,会议室都能当警示灯用了”,大家哈哈一笑就过去了。语言幽默感往往藏在这些生动的老话里。
最后聊聊审美差异:北方人觉得喜庆的大红棉袄,南方人可能觉得红不棱登。颜色本身没有对错,关键看怎么用、用在哪儿。就像辣椒炒肉里的红辣椒,放在菜里是美味,糊在墙上可就是灾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