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ěi
  • zhì
  • sh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ěi tǔ zhì shān

成语解释:比喻由小到大,积少成多。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九十卷:“累丝至疋,累土至山,累业至圣,累灵至真,故万里之涉累足乃达。”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积少成多

繁体字形:纍土至山

英文翻译:To the mountain

累土至山的意思

累:[lèi]1.疲乏,过劳:劳累。累乏。2.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累着。[lěi]1.连续,重叠,堆积: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2.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累进税。3.连及,连带:累及。牵累。拖累。[léi]1.〔累累〕a.连续成串,如“果实累累”;b.颓丧的样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犬”。2.〔累赘〕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累赘”;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累赘”(“赘”均读轻声)。

土: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至:1.到:至今。自始至终。至死不屈。2.至于:甚至。3.极;最:至为感谢。你要早来,至迟下星期内一定赶到。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成语评论

累土至山”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它背后藏着朴素的智慧。想象一下:如果每天往地上倒一筐土,十年后会怎样?答案可能是一堆不起眼的小土坡,但若坚持百年、千年,原本的平地就能变成巍峨高山。这正是成语想表达的核心理念——微小行动经过长期积累,能产生巨大改变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举个真实场景:小张每天睡前读15分钟书,两年后竟然啃完了整套历史丛书;邻居李阿姨在阳台种花,三年后打造出一片空中花园。这些看似“零碎”的坚持,本质上都是“累土”的过程。

更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多数人难以实践这个道理?观察发现,当代社会过度追求“即时反馈”的特性,让很多人低估了持续积累的价值。就像用手机拍照时总想立刻得到完美成片,却忽视了摄影大师都是通过数万次快门积累出审美能力。

我在学习编程时深有体会。最初连基础代码都写不顺,但坚持每天解决一个小问题,三年后竟能独立开发应用程序。这种经历让我相信,真正的质变往往藏在量变的阴影里。就像登山者不会突然出现在峰顶,他们是一步步踩着前日的脚印向上攀登。

当然,积累的方向同样重要。若把土胡乱堆在低洼处,百年后可能只得到泥潭而非高山。这提醒我们:在保持行动力的同时,要定期审视目标是否清晰。就像创业者既需要每日推进事务,也要适时抬头看看市场风向。

最近遇到个有趣案例:某小镇图书馆通过居民每月捐赠一本书,十年间藏书量从200册突破到3万册,成为当地文化地标。这个真实发生的“累土工程”,比任何励志故事都更有说服力。它证明当个体的小努力形成集体共振时,创造的已不仅是“山”,而是滋养整个生态的森林。

"累土至山"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