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ǒ
  • gòu
  • xú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uǒ gòu xún cī

成语解释:索:搜寻。垢:污垢,脏东西。疵:毛病。形容故意找毛病、挑剔。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被咱家识破他行止,因此上索垢寻疵。”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索垢尋疵

英文翻译:Picky

索垢寻疵的意思

索:1.大绳子或大链子:船索。绳索。麻索。绞索。铁索桥。2.姓。3.搜寻;寻找:搜索。遍索不得。4.要;取:索取。索还。索价。5.孤单:离群索居。6.寂寞;没有意味:索然。

垢:1.污秽;肮脏:蓬头垢面。2.脏东西:油垢。牙垢。泥垢。3.耻辱:含垢忍辱。

寻:1.古代长度单位,八尺叫一寻。2.姓。3.找1:寻求。寻觅。寻人。搜寻。

疵:毛病;缺点:吹毛求疵。

成语评论

索垢寻疵”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的意思其实很贴近生活——形容一个人故意挑毛病、鸡蛋里挑骨头。比如同事小王刚做完项目汇报,老李就皱着眉头说:“你这PPT配色太刺眼,标题字号也不统一。”其实内容本身逻辑清晰,但老李非要揪着格式问题不放,这就是典型的“索垢寻疵”。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行为?其实背后藏着两种心理动机。一方面,有些人通过贬低他人来获得优越感,就像总说别人衣服皱的人,可能自己特别在意形象;另一方面,习惯性质疑也可能源于缺乏安全感,就像父母总唠叨孩子房间乱,其实是担心孩子未来不够自立。

举个更生动的例子:朋友聚餐时,明明菜品色香味俱全,张姐偏要说“虾仁炒老了,青菜油放多了”。这时候不妨反问自己:她的挑剔是真的为了改进菜品,还是想彰显自己的美食家身份?答案往往藏在行为动机里。

如何应对这种情况?我的经验是“以柔克刚”。去年团队做设计方案时,有位前辈总说创意不够新颖。我们主动邀请他参与脑暴会,结果发现他早年做过类似项目吃过亏。当我们把他的建议融入风险预案后,他反而成了项目最坚定的支持者。

换个角度看,“索垢寻疵”也有积极意义。就像质量检测员必须戴着“找问题”的眼镜工作,关键是区分恶意挑刺和建设性意见。上周客户对我们方案提了二十多条修改意见,乍看像找茬,细想才发现有三条确实能优化用户体验。

最后分享个观察:越是自信的人,越少“索垢寻疵”。就像园丁不会对着幼苗骂它长得慢,而是耐心施肥浇水。当我们把注意力从“找缺点”转向“促成长”,很多矛盾自然迎刃而解。下次遇到爱挑刺的人,不妨笑着回应:“您眼光真毒,要不帮我想个改进方案?”这招化解尴尬百试不爽。

"索垢寻疵"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