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ù mèi shēng píng
成语解释: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同“素昧平生”。
成语出处:《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时筱仁因彼此素昧生平,也乐得装作不知,以免拖累。”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过去没见过面的人
繁体字形:素昧生平
英文翻译:Unknown life
素:1.白色;本色:素服。2.蔬菜类食品。与“荤”相对:素菜。素食。3.本来的;原始的:素质。素材。4.质朴;不华丽:朴素。素净。5.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要素。因素。元素。6.副词。一向;向来;从来:素不相识。素有交往。7.古称洁白的生绢:尺素。
昧:1.糊涂;不明白:蒙昧。愚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认识)。2.隐藏:拾金不昧。昧良心。3.昏暗:幽昧。4.冒犯;冒昧:昧死。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平:1.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平坦。马路很平。把纸铺平了。2.使平:平了三亩地。把沟平了种庄稼。3.两相比较没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辈。平列。平局。平起平坐。这场球赛双方打平了。4.达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记录。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论。6.安定:风平浪静。心平气和。7.用武力镇压;平定:平叛。平乱。8.抑止(怒气):你先把气平下去再说。9.经常的;普通的:平时。平淡。10.姓。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走在街上,突然被一个陌生人热情地打招呼,而你完全想不起对方是谁?这时用"素昧平生"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这个成语就像随身携带的社交缓冲垫,既能表达困惑又不失礼貌。比如:"虽然素昧平生,但您能帮我扶下这筐苹果吗?"这样的开场白既坦诚又暖心。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沿用至今?仔细想来,现代社会虽然充斥着各种社交软件,但人与人之间真实的陌生感反而更强烈。在社区志愿者活动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咱们素昧平生,您却愿意花时间教我做手工,太感谢了!"这种跨越陌生感的善意连接,正是成语焕发新生命的土壤。
有个有趣的现象:网络交友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用"虽然素昧平生"作为开场白。这背后反映着怎样的心理?或许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既渴望建立联系,又需要保持适当距离。就像新手妈妈在母婴论坛求助时写的:"和各位素昧平生,但孩子夜啼的问题实在让我焦虑..."这种坦诚反而更容易获得真诚回应。
当我们在快递站帮陌生人代收包裹,在公园里提醒游客看管财物,这些场景都在演绎着现代版的"素昧平生"。有意思的是,方言区居民反而更擅长活用这个成语。北方菜市场常能听见:"大妹子,咱俩素昧平生的,这捆葱你就拿去吧!"这种市井智慧,给成语注入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有个观察值得分享:越是注重效率的场合,这个成语越显得珍贵。医院候诊室里,主动让座的老人会说:"咱们素昧平生的,你带着孩子坐这儿吧。"这种超越功利的人际互动,像暗夜里的萤火虫,虽不耀眼却足够温暖。或许未来某天,当人工智能能精准识别每个陌生人时,我们反而会更珍惜这种带着温度的不确定性。
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成语则是河床上的鹅卵石。下次遇到需要打破陌生感的场合,不妨试试这个自带优雅气质的表达。毕竟在这个即时通讯的时代,保留一点诗意的未知,或许能让我们的相遇更有故事感。当外卖小哥说"咱们素昧平生的,但记得给个好评啊",你会不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