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g shén huàn sàn
成语解释:精神:神志,心神;涣散:分散,散漫。形容精神分散不集中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第14卷:“精神涣散,离其躬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精神不集中
繁体字形:精神涣散
英文翻译:Mental laxity
精:1.经过提炼或挑选的:精盐。2.提炼出来的精华:酒精。鱼肝油精。3.完美;最好:精彩。精益求精。4.细(跟“粗”相对):精密。精确。精巧。工艺精。5.机灵心细:精明。精干。这孩子比大人还精。6.精通:博而不精。精于针灸。7.精神;精力:聚精会神。精疲力竭。8.精液;精子:遗精。受精。9.妖精:修炼成精。10.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表示“十分”、“非常”:精瘦。雨把衣服淋得精湿。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涣:消;散:涣散。
散:[sàn]1.由聚集而分离:解散。散会。烟消云散。2.分发;分给:散传单。3.排遣;排除:散心。散闷。[sǎn]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紧,别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装。散坐儿。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黄散。避瘟散。
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做事时思绪像蒲公英一样四处飘散的状态?比如盯着电脑屏幕半小时,发现文档里只打了三个字;明明在听同事讲话,却突然发现完全没记住对方说的内容。这种“人在心不在”的状态,正是精神涣散的典型表现。
成语怎么用才贴切?举个具体场景:实习生小张修改方案时总看手机,领导提醒道:“你这几天总是心不在焉,关键数据都能抄错行。”这里的“心不在焉”既点出了问题,又比直接批评更含蓄。
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精神涣散?我观察发现,智能手机就像随身携带的干扰发射器。地铁上常见年轻人同时开着视频、刷着社交软件、回着工作消息,这种持续的多线程操作,让大脑逐渐丧失了深度专注的能力。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现在的专注时长比2000年缩短了30%。
成语新用有惊喜:“神不守舍”本指极度惊慌,用在现代职场却意外贴切。市场部王经理在季度汇报时,眼睛不断瞟向震动的手机,PPT讲得颠三倒四,下属小声嘀咕:“老大今天神不守舍,怕是家里有事?”这种活用让老成语焕发新生机。
我个人尝试过“信息斋戒”的方法:每周六上午关掉所有电子设备,用纸质书和手写笔记替代。刚开始像戒烟般难受,但三周后发现,处理复杂报表时注意力明显提升。这或许印证了神经科学家的观点:大脑像肌肉,专注力可以通过训练恢复。
下次感觉思绪飘散时,不妨试试“五分钟法则”:给自己设定明确的短时目标,比如“专心回复这封邮件五分钟”。就像跑马拉松时只看眼前一百米,这种化整为零的策略,往往能让涣散的精神重新聚拢。记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管理注意力比管理时间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