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ǐ làn chéng cāng
成语解释:仓:粮仓。一仓一仓的粮食腐烂了。形容家中十分富有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赵氏在家掌管家务,真个是钱过北斗,米烂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享福度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非常富有
繁体字形:米爛成倉
英文翻译:Rice rots into a storehouse
米:1.谷类或其他植物去了皮或壳的种子。特指稻米:小米。花生米。米饭。2.长度单位。1米等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烂:1.因水分过多或过熟而松软:烂泥。稀粥烂饭。2.腐烂;破碎:烂苹果。回收废铜烂铁。3.形容程度深:烂醉如泥。烂熟于胸。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仓:1.收藏谷物的建筑物:米仓。粮仓。仓储。仓房。2.姓。
“米烂成仓”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粮食太多,堆在仓库里都放烂了。它常被用来形容资源过剩反而导致浪费的现象。比如一家食品厂为了应对涨价囤积了大量原料,结果市场突然萎缩,仓库里的米面堆积到过期变质——这就是典型的“米烂成仓”。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人们会陷入这种困境?其实往往是因为对未来的过度焦虑,反而忽略了当下的实际需求。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王阿姨总担心孙子吃不饱,每次去超市都买三大袋米。结果半年过去,柜子里的陈米生了虫,新买的米又没地方放。这种“米烂成仓”式的烦恼,表面看是物资充足,实则是规划缺失。有人可能会困惑:物资丰富难道不是好事吗?关键在“适量”二字——就像手机内存塞满反而拖慢运行速度,资源的有效管理比简单囤积更重要。
工作中也常见类似情况。某创业公司同时推进八个项目,每个都投入人力财力,结果哪个都没做精。这让我想到:现代社会的选择焦虑,是否正在制造新型的“精神米仓”?当我们把注意力、时间这些无形资源也胡乱堆放时,造成的浪费可能比实物损耗更严重。个人认为,与其贪多求全,不如学会做减法,像整理仓库那样定期清理自己的目标清单。
观察身边那些活得通透的人,往往都掌握了“动态平衡”的智慧。他们既不会让粮仓空空如也,也不会任其堆到发霉,而是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储备量。这种灵活应变的能力,或许才是破解“米烂成仓”困局的钥匙。下次当你准备大量囤货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些资源真的能在保质期内物尽其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