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ǎn níng gē xí
成语解释: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管宁、华歆曾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宾语;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
繁体字形:管寍割蓆
英文翻译:make a clean break with
管:1.管子:钢管。竹管。水管。气管儿。2.吹奏的乐器:黑管。管弦乐。3.形状像管的电器件:电子管。晶体管。4.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一管毛笔。两管牙膏。5.姓。6.管理;看管:管账。管图书。谁管仓库?。她能同时管十台机器。7.管辖:这个省管着几十个县。8.管教:管孩子。9.担任(工作):我管宣传,你管文体。10.过问:管闲事。这事我们不能不管。11.保证;负责供给:管保。不好管换。管吃管住。12.作用跟“把”相近,专跟“叫”配合:他长得又矮又胖,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13.作用跟“向”相近:管他借钱。管我要东西。14.不管;无论:管他是谁,该批评就得批评。15.关涉;牵涉:他不愿来,管我什么事?
宁:[níng]1.平安,安定:宁静。宁谧。息事宁人。2.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宁亲。归宁。3.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4.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5.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6.姓。[nìng]1.情愿:宁肯。宁死不屈。宁缺毋滥。2.岂,难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语助,无实际意义:不宁唯是。[zhù]1.贮藏;积聚。同“贮”。2.久立。同“伫”。3.大门与屏风之间。
割:1.截断;放弃:割草。割爱。2.古指宰杀:割羊。割鸡焉用牛刀。
席:1.用苇篾、竹篾、草等编成的片状物,用来铺炕、床、地或搭棚子等:草席。凉席。炕席。一领席。2.座位;席位:出席。入席。缺席。退席。硬席。软席。来宾席。3.特指议会中的席位,表示当选的人数。4.成桌的饭菜;酒席:摆了两桌席。5.用于所说的话语或成桌的酒菜:一席话。一席酒。6.姓。
“管宁割席”这个成语,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简单来说,古代学者管宁和朋友华歆一起读书,结果华歆总被外界的动静吸引,管宁觉得两人志向不同,干脆把坐的席子割成两半,表示“咱俩不是一路人”。
有人可能会问:至于吗?朋友兴趣不同就要绝交?其实核心问题在这儿:价值观差异能不能成为人际关系的分界线?举个例子,如果你每天想学新技能,室友却通宵打游戏影响你休息,这时候“割席”不是冷漠,而是保护自己的成长环境。
现实中还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同事小李和小王原本关系很好,后来小王总在项目里偷工减料,小李多次劝说无果后,主动申请调离团队。这其实就像现代版的“割席”——不是讨厌这个人,而是拒绝被对方的处事方式拖累。
不过个人觉得,割席不一定要这么决绝。去年我遇到个合作伙伴,他总想走灰色地带赚钱。我既没当面撕破脸,也没继续合作,而是慢慢减少业务交集。现在逢年过节还会问候,但绝不碰原则性问题——这种“柔性割席”或许更适合现代社会。
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管宁如果活在今天,会不会被骂“矫情”?毕竟现在流行“求同存异”。但仔细观察会发现,生活中那些能果断远离消耗型关系的人,往往事业发展更顺利。就像健身教练常说的:“别让别人的重力成为你的阻力。”
最后给个实用建议:遇到重大价值观冲突时,与其急着割席,不如先划清边界。比如朋友总找你借网贷,可以明确说“钱的事免谈,但需要找工作我能帮忙”。毕竟人不是非黑即白,给自己留点弹性空间,说不定哪天对方还能改好呢?